分享

简洁明了的明代发簪种类和佩戴方式科普

 雁影阁 2020-07-15

1.凤簪及插戴方式

《明史》中提到此类簪首为凤鸟,专门用于对称插戴于凤冠之上,时称“金凤二”。它的长度一般在 17-28 厘米之间。皇后常服中 “口衔珠结”的“金凤二”,王妃、公主也有相应等级的凤簪。命妇等有翟凤、孔雀等珠结簪。

(益宣王朱翊鈏继妃孙氏的一对含珠结的金凤簪) 戴有珠结凤簪的画像

2.掩鬓及插戴方式

簪首做云头状或团花形底板,底板上做出各种纹饰。云头的尖部向外侧,自下而上相对插于䯼髻下方的侧面鬓边,这种发簪称为掩鬓,也称为博鬓。也有其他造型,如下图的宫殿型:

另外皇后礼服中有“三博鬓。(左右共六扇)饰以金龙翠云、皆垂珠滴。” 皇太子妃礼服中有“双博鬓、(左右共四扇)饰以鸾凤、皆垂珠滴。” 这里的博鬓并非云形发簪,这种博鬓通长缀于凤冠后部,左右分开,每边各有三扇或者两扇,每一扇上都装饰由金龙、翠云、鸾凤等相应的纹饰,并可垂珠滴。

3.挑心及插戴方式

自下而上以“挑”的方式簪戴于正面当心处的一种发簪称为挑心,。挑心的簪脚一般较短,或有弧度,簪首相对较大。

(佛像挑心簪) (画像头顶正中的佛像挑心簪)

(成组佩戴的挑心簪)

4.分心及插戴方式

簪首宽且成弧形的一类发簪称为分心,分心形似头箍,正面似山峰形,簪脚多与簪首垂直。分为前面插戴和后面插戴的两种,称前分心和后分心。

5.鬓钗及插戴方式

簪首修长成条状,簪脚与簪首为一整体贯通下来,二者大约各占长度的一半,簪于两鬓,这类发簪称为鬓钗。

鬓钗插戴方式有两种,成对或单独簪戴皆有。成对簪戴时通长插在䯼髻或凤冠底部两侧,单独插戴时往往一支插在发髻上。

(疑似成对鬓钗,也有可能是侧看的掩鬓) (独插的鬓钗)

6.花头簪及插戴方式

簪首为梅花、牡丹、莲花以及菊花等各式花头样式,花头直径较小,簪脚呈锥形。

花头簪的插戴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用于挽发和装饰的花头簪直接插于发髻上,有时同时插戴许多支。

用于固定䯼髻或发冠等,大多成对或四支一起插戴(如下图)

(金冠四周插戴莲花簪)

7.圆头簪及插戴方式

簪首为半圆形蘑菇头状的发簪,多被称为圆头簪。圆头簪一般较短小,簪脚呈锥形。

圆头簪插戴方式主要有两种,用于固冠或䯼髻时成对插于其两侧。有时单独插戴于冠上,且男女通用。作为簪发工具使用时,发簪直接插于发髻上。

8.顶簪及插戴方式

单独一支,自上向下插在䯼髻顶部,起到支撑和固定䯼髻的作用的一种发簪称为頂簪,也称为关顶簪。顶簪的簪首多与簪脚垂直或竖直相接,簪首做出各式纹样。簪与髻的尺寸相适应。

(A类:簪首和簪脚相互垂直) (B类:簪首呈侧立状,插戴时花饰可以在正面展现)

9.耳挖簪及插戴方式

簪首为一个形似耳挖的小圆勺的发簪称为耳挖簪,耳挖簪的簪脚呈锥形,一般较短小,长度大多在 10厘米左右,单插或成对插戴皆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