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夏天 我们迎来了超长梅雨季 梅雨将尽 三伏来临 三伏天 是一年之中气温最热 天气潮湿闷热的时候 这时候人们除了感觉到不舒服 容易困倦乏力、食欲下降外 人体抵抗力也会下降 此时大家应更加注重养生 那么三伏天如何养生 良春门诊部朱剑萍所长 为您支招 养心 天气炎热,人容易烦躁发怒,暑热难耐脾气暴躁。中医认为,夏季为心所主,应该顾护心阳。平心静气,可以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百病皆由气生”,异常的情绪可以导致肝气郁结、脾胃失调、内分泌紊乱、免疫力降低,俗话说“心静身自凉”,心静了,人体的气机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免疫调节功能。 外出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所以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不贪凉、少进冷食 天气炎热,冰淇淋、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殊不知,这些行为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埋下健康隐患。 养阳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此时皮肤毛孔开泄,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的早晨,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吃姜正好可以生发胃气,促进消化,预防中暑,利于血液循环,趁热喝,可以化解夏季一切寒凉之物停滞在体内的寒气。 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方法,动能生阳,夏季可以适量做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游泳等等,增加户外的运动时间,多接触新鲜空气,与阳光,体内的阳气自然会被调动起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注意:锻炼不宜过度消耗) 体质虚弱的人可以在这一季节进行艾灸养生。夏至节气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此时阳虚者进行艾灸疗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 三伏贴是目前大家最热衷的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三伏贴是结合针灸、经络及中药学,以中药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人体腠理疏松开泄之时贴敷温阳散寒之药物,药物吸收后通过经穴的放大效应作用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虚寒病证之目的,同时亦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病又强身。 泡茶推荐三叶——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 荷叶能清暑化湿,升发清阳; 淡竹叶能清心、利尿、祛烦躁; 薄荷叶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煮粥推荐三豆——绿豆、赤小豆和黑豆 这三豆被大家称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祛湿解暑,适合熬粥食用。 注意:赤小豆和红豆如何区分。祛湿要选用赤小豆。 1、赤小豆颗粒较小,呈扁长形,而红豆稍大,形状比较圆。 2、赤小豆质地较硬,不易煮烂,红豆质地较软,容易煮成沙状,也就是红豆的口感会更好些。我们平常所说的红豆沙,就是红豆制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