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芝润斋 2020-07-16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雍正时期被认为是清季盛世之一,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制作之精冠绝于各代。乾隆瓷器一面保留古代的精华,一面吸收西方艺术。外观造型大部分比较规整,除常见器型外,出现了一些奇巧怪诞的物件,主要用于赏玩,被称作“浑厚不及康熙、秀美不如雍正”。此时盛行在琢器上使用转心、转颈等技艺手段,制作工艺极其精致。今天小四整理的是即将在香港保利春拍中的一些瓷器。

清雍正 红釉束腰碗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尺寸:高9cm;直径15.8cm 估价: HKD420,000-500,000

款识:青花双圈 「大清雍正年制」六年双行楷书款

发色妍美的红釉烧成难度较高,康熙朝景德镇御窑厂复烧此品种,至雍正时期工艺成熟,色泽艳丽,堪称清代红釉器的典范。雍正时期的窑变红釉器物施釉较厚,釉面多丰莹润泽,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光亮夺目。亦有少数器物光泽感较弱,显得比较凝重、浑散。釉面上偶见有细碎的开片纹理。器物底足处一般都经过磨平加工,胎釉交界处极为规整,没有垂釉现象。圈足露胎处多为浑圆的“泥鳅背”状。民窑器底部有明显的旋痕。雍正时窑变红釉瓷的款识多在器底阴刻“雍正年制”四字两行篆书款或“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民窑均无款识。处于盛世时期的清代瓷器手工业,也是随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况且,雍正皇帝特别喜爱仿钧瓷,随着社会的稳定繁荣和皇帝的重视,都促成了窑变红釉瓷器的创烧与后来的发展。这一阶段窑变红釉瓷器的胎骨由于瓷土淘选得细致,呈现出极为坚密、精细的特点,胎色洁白。大型器物的胎骨也较薄,不显厚重感。

拍品敞口微敛,折腰,近底处内收,造型妍美。内壁白釉,外壁施红釉,釉色宛若豇豆红色,艳丽的红色中掺杂淡绿色斑点,如红霞掩现朝雾之中,隐泛绿氤,釉色变化神妙无方,可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甚为柔和悦目。

清雍正 柠檬黄釉小碗 (一对)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尺寸:高5.8cm;直径10.1cm 估价:HKD3,200,000-3,500,000

纵观有清一代,宫廷艺术珍品以雍正朝为最。雍正皇帝的审美品位,引领了彼时御窑瓷器的风格变幻,使之步入至美至精的境地,于彩瓷之外,诸色釉瓷亦精彩纷呈,仿古与创新并存。至雍正一朝,以氧化锑入料,创柠檬黄釉,色泽纯净娇嫩,赏心悦目。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唐英撰《陶成纪事》记载了「岁例供御」的57种彩、釉,其中的「西洋黄色器皿」所指便是此类柠檬黄釉瓷器,等级极高。传世所见柠檬黄釉以雍正朝制品的质量最好,目前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此时柠檬黄釉瓷数量绝少,器型多为盘、碗、杯、碟等圆器。清宫《乾隆记事档》载:「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洋黄三寸碟、洋黄里外收小三寸盘……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此处所说的「洋黄瓷器」当指雍正朝的旧物。

本品内壁与底部施白釉,外壁柠檬黄釉,黄釉娇嫩,釉色莹润,白釉匀凈细腻。足底青花双圈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字体俊秀雅致,工整而不失韵味,目前两岸故宫藏同类瓷数量稀少。本对碗器型较大,深腹直口,接近噋式碗造型,胎质精良,乃传世所见雍正朝柠檬黄釉品质卓绝者,如今成对而出,极为难得。

清乾隆 黄釉暗刻团花纹碗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尺寸:高6.1cm 估价:HKD300,000-400,000

敞口、弧腹、圈足,碗心与外壁皆于黄釉地上,内壁正中双圈内饰五瓣球花;外壁下部周身饰莲花瓣,上托球花四朵,间饰卷云昇腾纹。寓意祥瑞连连。足内以青花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内外黄釉的器皿,被称为「黄器」或「殿器」,黄色有龙纹的瓷器当为天子用器,黄色无纹的瓷器大多为皇太子、皇后用器,皇贵妃只能用里白外黄的器皿,这一制度从清初一直延续至清末。皮球花纹也称皮球锦纹,由丝织品的图案演化而来,在雍正朝之后的瓷器上经常看到。此类皮球花制碗存世较为稀有,同类可见香港徐展堂先生旧藏,后售于《静观堂》。

清乾隆 黄地绿彩暗刻海水云龙纹贯耳橄榄瓶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尺寸:高30.5cm 估价:HKD3,800,000-5,800,000

此瓶撇口,束颈,腹部呈橄榄型,下弧收至底,圈足,颈部饰双贯耳。通体施以黄釉,纹饰先刻后绘。颈部及腹部饰以云龙纹,底部近足处以波涛海浪纹为饰,并对衬饰两穿孔,作穿带瓶式样;器底亦施黄釉,正中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刻款。

景德镇黄地绿彩品种始见于永乐朝,但永乐朝并无完整器传世,目前所见多是从御器厂废品堆积层采集的碎片。明正德、嘉靖时期烧造成熟,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烧造,由于作为宫廷内指定的品种。本瓶纹饰之黄、绿釉均为素胎上挂釉,经二次烧成,此类作品盛行于明清二代,更成为皇朝礼制中的定烧品种。此器在传统的黄绿二色上又加入了浅绿一色,使得整体色彩更为活泼、鲜明。

本瓶的器形源于青铜酒器,尤与西周的贯耳壶相近,外撇的圈足上均有两个穿孔,《西清古鉴》卷二十上收录的周贯耳壶九便为此种器形。

清雍正 粉青釉加蓝料彩螭龙纹折沿大盘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尺寸:直径50cm 估价:HKD3,000,000-3,500,000

景德镇御窑厂烧制青釉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永乐朝,起初是以仿烧龙泉青釉开始的。清代青釉器的烧造肇始于康熙,极盛于雍干。雍正青釉根据釉色深浅不同可分为豆青、冬青、粉青三个品种。

本品造型规整,气势恢宏,外壁饰双层莲瓣纹,圈足露胎处呈铁褐色,器底篆书「大清雍正年制」款。其最为瞩目之处则是盘心螭龙腾云图的装饰手法,先以浅剔刻勾勒出螭龙和祥云之外形,后覆以淡雅的天蓝釉,其色浓淡交替晕染,使得螭龙富具立体效果而无夸张之感。螭龙神态生动,遒劲威武,一展叱诧风云之态,沿袭康熙御瓷冬青釉暗花海水龙纹莱菔尊上螭龙纹的风格,为雍正一朝所仅见。所施粉青釉,质地厚润清幽,与淡雅的青花相互辉映,全器荡漾着婉约含蓄之气。

本品尺幅之大为雍正御瓷颜色釉瓷盘之最,是雍正一朝御窑摹古之佳作,化裁于元代龙泉堆贴龙纹大盘而成,祖本可参见英国大卫德爵士旧藏元龙泉窑青釉贴花云龙纹折沿盘。其去元代粗犷豪放之气,改以婉约灵动之装饰,自见雍正御瓷之品格。

清乾隆 霁蓝釉盘 (一对)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尺寸:直径16.2cm 估价:HKD250,000-350,000

敞口、弧腹,矮圈足,盘形规整,胎质细白致密。内施白釉,外饰霁蓝釉,色如蓝宝石,明艳照人。底落「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此种祭蓝釉品种应为清宫设置在天坛祈年殿中祭器,与祭蓝釉烛台,香炉等搭配使用。传世所见盘心磨损严重者多,未使用即未见磨损者较少。霁蓝作为瓷质五供的基本色釉,沿袭广泛,顺治朝天下初定,随即烧造祭器,可见祭器对国家礼制的重要性。

清乾隆 窑变釉撇口荸荠瓶

清雍正、清乾隆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瓷器

尺寸:高21.5cm 估价:HKD1,200,000-1,800,000

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秀丽端庄,通体施窑变釉,外壁呈紫色细丝纹,瓶内呈月白,底部着意摹仿钧窑,覆以酱色混灰白亮釉,底部正中「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刻款。

《稗史汇编》有云:「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 窑变釉一般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方法造成,所施釉料中除铜以外,还含有铁、锰、钴、钛等微量金属元素,在烧成过程中,这些金属元素自然结合,因而使釉面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花纹或斑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