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新解 “学而第一篇”第13、14章

 人也昔兮 2020-07-16

引录:

13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3章解

释词句

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这是论语第五次说到信,第一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里的信,是真诚,真心的意思;第二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信在这里应理解为诚实;第三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里的信,虽然也是指与朋友交,但重在言上,表达的是讲信用,说的话要算数;第四次,君子,主忠信,不友不如己者。这里的信,应为忠诚,指对君主一类人的信,既要忠,又要诚。一个信字,在论语里出现了这四次,意思各有不同,因为,所对的人不同,所对的事不同,这就可见,孔子所说的信,意义是因人因事,甚至因地因时而有所变的。在这一句话里,信应该指的是前面那四次说到信的意义总合。基本上可以说,信,不过是这四个信之说的总合:做人的信,做事的信,说话的信。

义:道义,但这个解释极不确切。道是什么,道,一切存在的自身秩序和规律,它不以存在的人或事物而存在,它决定了一切存在的自然存在,又让一切存在依它而存在。天道,地道,人道,所说的即为这样的道。义和道相连,表达的意思,是对道的遵循和守护,义对于人而言,就是人的所做所想所言,要合乎人的存在之道,要守护人的存在之道。孔子认为,人的存在之道,是忠君,孝父母,悌兄长,与人为友。义,就是要求人做到这些,凡符合如此之道的行为就是义行,凡如此说的,就是义言,凡如此行如此言的人就是义人。

孔子说,信近于义,这是什么意思?近于,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个诚信的人,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接近有义的人;讲信用,诚实做人,是向义靠近的一种行为和方法。

孔子的道义之说,为什么说有欺人之处?孔子认为道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忠孝悌友之质。孔子凭什么如此立道?这就是孔子立道的虚假之处。忠孝悌友之人道,孔子没有任何凭据,只是孔子的凭空所想。后来的所谓文人,演义孔子的这一虚假言论,形成的儒家学说,一直被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越来越荒唐,与孔子的道义之论的虚假有关系,圣人有言,圣人虚言,后人才敢越来越大胆地效法之,不仅效法孔子的言,更效法孔子言之虚假。中国历代统治者纳孔子学说立皇帝之身,立皇家之朝廷,除了孔子言论是为君子言,更紧要的一个方面是,孔子言之虚假,正符合统治者的立身立国之假借。

为什么如此说?人类有史以来,忠孝悌友的历史鲜有事实,然而,多的是相残不如禽兽,何来忠孝悌友?却要把它说成是人之天然本性,人人皆是,必须如是。这样的儒家文化,拿来治民治国,最终只能是,治出一个愚昧国,治出一代又一代愚昧民。自从外民族把眼睛盯上这个大国之后,(除毛泽东时代)如此长治的愚昧就显见于世人。导致了多少外人的欺侮,而那些欺侮者,实在有太多是我们自己被欺侮之后也瞧不起的。向来君为上,民为下。孔子之言,在约束方面,向来把君子除外,儒家文化的约束之力,一向只对下民所发,久而久之,荒唐之实被下民看透了。但有话语权者,把孔子和他的学说装扮成文化,下民在文化的世界里,再次陷入迷信。这就是我对文化彻底否定的根本原因。

言可复也:言,为助词,无实意,但所有的释者,都把它解释为诺言,或者言语,从而,把复解释为实现,把这一句话理解为,诺言就可以实现了。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解并不确切。把前面的一句话和这一句放在一起,说一个诚信的人,差不多算是一个接近有义的人,这样,他所说的诺言就可以实现了。一,信和义指义大,诺言可以实现指义小,一个人讲信用讲道义,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说的话能够实现。人的行为的逻辑应是:为小,目的是实现大;不能是为大,目的是实现小。二,诺言,在这里,没有前后语境,什么诺言就可以实现?孔子虽然说话有很大的欺骗性,但不至于如此荒唐。那么,这一句该如何理解?准确一点的理解应该是:一个人以自己的诚信行为靠近义,不断地靠近,差不多就可以成为一个有义之人了。

2、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恭敬,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指恭敬的心,一指恭敬的态度和言行;礼:礼在论语的出现,意义没有什么不同,都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的礼节和礼仪,这是孔子把君子和下民严格区分开来的不可更改的概念。

孔子的这句话说的是恭和礼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恭敬,不论是恭敬之心,还是恭敬态度和言行,都必须合乎礼。具体地说说,下民见君子,要行跪拜之礼,如果不行,就要受到耻辱,君子可以使其遭受耻辱惩罚;君子如果以恭敬之心之态度对待下民,也不合乎礼仪,这样的行为是会被君子之人耻笑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的所谓自重,就是言行符合君子之礼。不要以为君子之礼是对君子的约束,不,君子之礼,就是要保持君子的威严。

3、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凭借,依靠;尊奉;教育部指定书目释为主,可靠,其他版本释为:依靠。对这句话,教育部指定书上译为:依靠关系亲近的人,才是靠得住的;其他版本译为:凭借亲近的人,就有了依靠。教育部指定书目的译文,很明显地是从当下的文明解释孔子的这句话的。当下的人,依靠亲近的人,或升官,或发财,或好办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文明关系,我想,孔子即使圣人,在两千多年前,是想不到的。这就可见,孔子的言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多少是被拿来服务于当下的。这既是后人的聪明,也是孔子说话迷糊的结果。

在我看来,这一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凭借(信近于义,恭近于礼)就不会失去与人的亲近,还可以由此得到尊重。

释义

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善,恶?亦善亦恶?同是一个人,有时候善,有时候恶;孔子所划定的君子之人,恶者多于善者,有条件成为大恶之人,没有条件成为大善之人,这是为什么?下民者,与君子之人相比,皆是善者,一样没有条件成为大善之人,也没有条件成为大恶之人,这又是为什么?善恶,并非人的本性,而是文化为人规定的本性。

人的属性,只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命性,一方面是人性。生命性是人的原本之性,但人在自己的文化世界里,背叛了生命,也就是说背叛了生命性。生命性是什么?生命性,指的是生命的宇宙性,天地性,自然性。具体地说,生命性,和太阳,和大地,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存在一样,安静,纯洁,自在。哪一个人不向往这样的生命性,人人都向往安静,向往纯洁,向往自在,为什么?因为即使人背叛了生命,并且越行越远,离生命越来越远,但人永远不能脱离存在的生命性,这就是人的不自在处。人越是背叛生命远,就越是向往生命性。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创造了与自然世界相对立的文化世界(人类以此为尊为荣,真愚昧也),在文化世界里,不管人如何为自己规划,人性的本质就是乱性,想善的时候,或者需要善的时候,只能善的时候,被强迫善的时候,就善,要恶的时候,不恶不足以自在的时候,就恶。而在善与恶的中间地带,是另一副样子,不善不恶,也善也恶,外善而内恶,外恶而内善。乱性之人,何来本性?背叛生命,何来本性?

孔子,在人性的废墟上,立言立论人之本性,大谬!

(第14章后解)

                        2020-7-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