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人声到恶魔(三):莫扎特为何如此爱竖笛

 知乐古典音乐 2020-07-16
从人声到恶魔(三):莫扎特为何如此爱竖笛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莫扎特为何如此“深爱”施塔德勒?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境遇可谓每况愈下:他25岁时定居维也纳,顶着神童的光环,开始时他有一众追随者;但在维也纳,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固定职业。作为钢琴家,光凭受欢迎程度莫扎特足可以过着丰腴日子,不过他更想成为一个歌剧作家,这样就能跟那些吃皇粮的意大利顽固派大佬们分庭抗礼了,加上那种天生“不羁爱自由”的性格,树敌越来越多。维也纳愈来愈容不下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最后四年,莫扎特的音乐会几乎成了“独角戏”,根本没什么听众来捧场。不过他也有少数铁杆支持者,比如皇帝约瑟夫二世。1787年格鲁克死后,宫廷御用音乐家的位置空缺出来,莫扎特毛遂自荐外加他的举荐,约瑟夫二世把这个职位授予莫扎特;但反对者宫廷侍从长罗森伯格伯爵把莫扎特的年薪从2000盾削减至800盾,整整减少了60%。如此低的收入,连举办音乐会都无法承受,再加上长年的奢华浪费,莫扎特债台高筑在所难免。摆脱生活窘境的办法无非是:要么另起炉灶、东山再起;要么想办法把年薪追回到以往的2000盾。

1790年,约瑟夫二世去世,弟弟雷奥博德二世继位,莫扎特本以为新皇帝会对自己格外照顾,以此“收复失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雷奥博德二世既是奥匈帝国皇帝,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还是波西米亚国王;多重身份使他的加冕礼如此之多,如何在迎来送往的众人群中脱颖而出,引起新国王注目,莫扎特必须冥思苦想一番。歌剧《狄托的仁慈》是在布拉格为新皇帝加冕波西米亚国王的典礼仪式上首演的。莫扎特要以《狄托的仁慈》为赌注赢得新国王的心。施塔德勒这位专程从维也纳赶来的天才竖笛演奏家自然是莫扎特此计中的杀手锏——他创作出“如人声般美丽”的乐器独奏咏叹调,把施塔德勒推上歌剧舞台,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这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从此莫扎特的管弦乐创作改变了,而且这种改变一直坚持下来,直到莫扎特的生命燃尽。

回到歌剧咏叹调般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K482第二乐章

《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K482第二乐章是加了弱音器的弦乐从C小调开始的,营造出一种迷雾般的伤感;钢琴接着演奏,随后变成降E大调,之后以竖笛为中心的管乐合作开始,在长达30小节的管乐合奏中,钢琴和弦乐完全静默。全场演奏的只有七个乐手,主角自然是竖笛……

这种安排并不是首创,早在三年前莫扎特创作歌剧《后宫的诱逃》第二幕中的咏叹调《所有的折磨》中,就写了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四个人独奏完成的像协奏曲那样长的前奏部分(60小节),女伶开始演唱后,这四位独奏者回归主角位置,让听众分不清在这首咏叹调里真正的主角究竟是谁。

《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K482的第二乐章也是这样:钢琴是主角,但管乐声部喧宾夺主,悠长的演奏让人恍惚——这究竟是不是钢琴协奏曲,施塔德勒那“如人声般美丽”的竖笛让人犹如在歌剧世界里畅游,钢琴协奏曲又回到了歌剧咏叹调的形式。

管乐合奏结束后,钢琴独奏接着加以新的诠释,形成自己最初的主题。C小调的迷雾感再次消失,转成C大调,这次进入到长笛和巴松管两人独奏的华丽音阶旋律中,这两个乐器完全是在描述女人和男人的和声效果。

之后,管弦乐团终于在这个乐章中第一次合奏起来,而合奏的旋律却是之前竖笛吟唱的旋律。莫扎特驾驭的“钢琴”和施塔德勒的“竖笛”在合奏这样的旋律中,乐曲结束。所以这个乐章被独奏分为两次:一次确实是钢琴,一次是施塔德勒领衔的管乐器,弦乐在此彻底沦为伴奏。此时莫扎特把施塔德勒的地位拔高到与自己的钢琴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同样的荣誉。

如此有趣的歌剧性行板维也纳人还不曾听过,在那里首演时获得掌声不断,莫扎特的父亲雷奥博德给女儿的信中说,“完全是创新,这段行板必须从头到尾完整的再演一遍…”

终曲乐章是快板,主导乐器是钢琴,但给钢琴“搭戏”的依旧是管乐器。从218小节开始,乐曲突然变成如歌的行板。乐曲在如烟火绚丽漫天的高潮中戛然而止,这时歌曲变成由竖笛率领的管乐器群奏。此处的歌唱情感也颇为丰富,像《费加罗婚礼》中伯爵夫人卡巴蒂娜那样,是伴随着女性肉体呼唤的感官性歌声。为什么莫扎特要大费周章的将这种歌剧性旋律毫不吝啬的给予施塔德勒呢?或许在莫扎特眼中,施塔德勒的竖笛就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女伶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