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李芝桂:梦里艾香

 妙趣横生 2020-07-16


李芝桂:梦里艾香


 梦里艾香

  “艾叶米果,卖艾叶米果……”某日清晨,睡梦中的我突然听到从楼下传来“艾叶”这一久违的字眼,竟触电似的从床上弹了起来。略显遗憾的是,待自己穿好衣裤冲出门,那诱人的吆喝声却已渐行渐远寻不见了,让人一时间还真以为是梦境。

  估摸算来,自己在城里瞎混也有些年头了,虽说乡村人的秉性在举手抬足间仍然依稀可见,但曾经的乡村生活场景却在平淡庸俗中日渐模糊。然而,今日清晨楼下这一声“卖艾叶米果”的吆喝声却不由勾起了自己头脑深处对艾叶的某些记忆。


  在我的家乡,赣西一个并不特别的小山村,艾叶可算是乡人们终生不离四季难舍的宝物。乡人们虽说对艾叶究竟有哪些品种哪些功效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但这却一点也没有妨碍艾叶与乡人们的亲密关系。纯朴的乡人,出生的第一个澡是艾叶澡,人生中喝的第一口药是艾叶水,夏夜里使用最多的驱蚊用品是燃着的艾叶绳,冬日里治疗伤风感冒用得最便当的是艾叶包。

  在我的家乡,有个习俗,出生的孩子满三天时要举办个仪式以示庆祝。这个仪式叫“做三桌”,顾名思义,这天请的客人不会太宽泛,席位不多,只是拣紧要的请,而其中最紧要的是接生婆和孩子的外婆。那天,早早的,男主人就忙乎开了,丰盛的酒席不必说,梵香点烛的程序自然也免不了,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前备好洗净的艾叶,烧好满满一锅的艾叶开水。毕竟这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澡,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且不说,至少在亲人们眼中,这象征意义是很大的。临近中午,酒宴开席前,仪式开始了。满满一木盆艾叶水早已调至舒适的温度,孩子外婆刚送来的一整套新衣服也早已整齐的码放好。男主人神情庄重地抱着小孩在祖宗灵位前作完揖,再递给外婆,然后由接生婆剥笋似的小心翼翼地脱去包裹着的层层布片,再用棉纱巾蘸着艾叶水,一边轻轻地拭擦着,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说着一些吉利的祝福话。而其他亲友们则有说有笑地围在旁边,附和着说些让孩子父母高兴的话。


  小孩生下来后,据说肚里还存有许多脏物毒素,如不及时排掉,今后孩子易生疮患病。于是,乡人们便在孩子出生后就连着喂一个星期左右的艾叶水。而且这第一口艾叶水得在出生后喝第一口奶前就喂。据乡人们说这是因为孩子出生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滋味的概念,自然也就不知何为苦何为甜。如果小孩吃了奶,知道了奶的甜,也就自然知道了艾叶水的苦。再喂,他(她)就要吐了。

  山里的春天是一个容易让孩子们忘乎所以的季节,这不仅因为束缚了一冬的双脚可以赤脚行走在松软的田坎上,更为诱人的是又可以吃到香软的艾叶米果了。沟畔溪沿,山路边,田坎上……到处是一丛丛一片片嫩绿的艾叶。蹲下身,拣嫩的掐,只要稍微耐心些,用不了一上午,小竹篮就绿实实的了。提回家,由母亲洗净用水煮一下捶烂拌上糯米粉搡成圆形,烧旺火蒸上几十分钟,绿盈盈香喷喷的艾叶米果就可以让我们这些馋鬼们食而不知肉味了。艾叶米果,甜而不腻,松软可口,吃多了不伤胃不胀肚,还可通气健脾,按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实属上乘绿色天然食品。

  五月的端午节,也是一个艾叶香飘全村的日子。这一天,乡人们除了准备传统的“五子”:粽子、包子、蒜子、鸡子(鸡蛋)、鸭子,另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角就是艾叶了。只见全村不管是砖房,还是草棚,家家户户门楣上都一律插着艾叶。乡人们说端午节插艾叶可驱邪镇宅,保佑门庭四季平安。这虽说有些迷信的成分,但乡人们纯朴善良的心愿却仍然让人感动。


  夏日的乡村夜晚,也常是艾叶大显神威的时候。记忆里,乡村文化生活是贫乏的,乡村的夏夜却是漫长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往往把村中的晒谷坪变成了夜晚消遣娱乐的天然剧场。晚饭后,天一擦黑,乡人们往往就摇着蒲扇拖着板凳不约而至。有了夜色的掩护,大人们凑在一起抽烟喝茶谈天说地尽情消解一天的乏困,小孩们则在场上尽兴地疯跑做游戏捉萤火虫。也不知是不是山里的蚊子也爱凑热闹,往往人多的地方蚊子也多,山里的蚊子个大一咬一个大包。此时,乡人们便会点燃用晒干的艾叶扎成的艾叶绳。徐徐飘散的艾香,既让蚊虫退避三舍,也进一步勾起了人们“讲古”闲聊的野性。

  其实,在村里,艾叶还常常起着保健医生的作用,尤其是在冬日易伤风感冒的时节。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乡邻们的日子普遍过得比较艰难。人们有个伤风感冒头疼脑热什么的,往往舍不得花钱上卫生院。大人们自己往往是能扛就扛,扛不住了就请人刮刮痧,而对小孩,大人们则用上了另一个相对温柔的土疗法。记得有一次我感冒发烧,母亲虽然着急却并不急于带我上医院。只见她小心翼翼地寻出一块干净的布片,取一大把艾叶,从自己头上剪了一些头发,再拿出一个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轻轻敲一个小孔将蛋清滴在艾叶、头发上,将布扎紧。然后,拿着布包在我的额头、脑门、胸部、背部等全身部位轻轻地一遍遍地拭,拭完后又命我躺进被窝里憋汗。说来也怪,第二天一早起来,烧退了,头也不痛了。

  艾叶,一味医治小恙与乡愁的良药,一抹渐行渐远的乡土记忆。


作者简介:

  李芝桂,1972年出生,曾用笔名阿贵,江西莲花人。曾在《散文百家》、《创作评谭》、《涉世之初》、《光华时报》、《当代社会保障》、《江西青年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百余篇(首)。出版散文集《行走微生活》。二十余岁时曾挂名江西省企业文联文学创研会理事、吉安地区作协理事。有作品入选《吉安地区文学作品选》、《散文百家十年精选》等多种选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