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1.1mmol/L。 为什么超过此血糖值就算糖尿病了呢? 这是在分析和总结了来自于全世界多个地区,多个国家大量的糖尿病人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后提出的。一个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定,常根据代表这个疾病的特定项目异常程度达到造成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水平值为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即以血糖水平升高达到有发生微血管、大血管合并症有加重与糖尿病相关死亡危险性的水平为依据。 近年来,国外几组上千糖尿病人长期研究结果表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上述标准就明显地增加了发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糖尿病的空腹血糖诊断标准在1998年作了修订,新的标准主要修改了空腹血糖值,将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腹血糖≥7.8mmol/L修改为≥7.0mmol/L,其原因主要是原标准与餐后2小时≥11.1mmol/L的标准在临床检测中不一致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研究证实,空腹血糖>6.9mmol/L,罹患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即有显著增加。降低空腹血糖标准有利于使这些以往被忽视的糖代谢异常患者早警觉、早治疗,防止和减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样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这些时间点的血糖都需要重视。因此,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单独测定空腹血糖会漏诊约30%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使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手段。 |
|
来自: 赵站长的博客 > 《健康饮食药物禁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