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长江大桥是连淮扬镇铁路建设的关键节点工程。记者昨从相关部门获悉,连淮扬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建设正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铁路节段梁、单建段铁路连续梁的施工,正进行公铁合建段的挂篮施工。 五峰山长江大桥 大桥全长6.409公里,主跨1092米 一跨过江 下层为4线高速铁路(预留两线),设计时速250公里 上层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 【书写纪录】 大桥建成后将是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运行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 建设现场 大桥雏形初现气势恢宏 昨天上午,记者在五峰山长江大桥建设现场看到,蓝天白云下,大桥雏形初现,气势恢宏。“10月11日傍晚,随着8根吊索叉耳全部嵌入了钢梁吊耳,E48E49双节段钢梁完成了吊装,标志着连淮扬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进入主跨大节段钢梁施工阶段。”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大桥已经开始进行公铁合建段的挂篮施工,而挂篮施工也是悬臂浇筑成败的关键,非常重要。 进度展望 2020年具备通车条件 据介绍,五峰山长江大桥主跨钢梁为全焊接钢桁梁结构,钢梁架设由跨中向南北两岸对称架设,最后分别在北岸3号主塔、南岸4号主塔与两岸边跨钢梁对接合龙。 五峰山长江大桥是连镇铁路关键节点工程。大桥预计今年年内实现全桥贯通,2020年具备通车条件。 来源:扬州发布 镇江五峰山公铁大桥 即连淮扬镇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是继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之后的长江江苏段第三座公铁两用大桥,是八车道高速公路和四线高速铁路过江的大运量综合铁路通道。镇江长江大桥是连接连淮扬镇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南延的关键节点工程,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悬索桥著名专家徐恭义担任总设计师。2008年开始设计工作研究,2016年1月大桥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展开 。 2018年6月28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主塔顺利封顶。预计2020年8月通车。 桥梁介绍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位于泰州长江大桥和润扬大桥之间。根据前期研究提出的初步方案,桥北位于镇江市高桥镇,桥南位于镇江大港新区五峰山脚下。大桥主跨达1092米,是世界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悬索桥,其搭载的公路、铁路车道数量和重量,都分别远远超过国际同类桥梁,刷新多项世界纪录 。大桥设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8车道高速公路,下部为四线 高速铁路通道。 大桥全长6409米,采用单跨悬吊钢桁梁悬索结构。上层为8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下层为4线高速铁路,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公里。 五峰山长江大桥是连(云港)镇(江)铁路关键性控制工程,大桥预计在2020年建成通车。届时,连云港至南京将由目前的8小时缩短至2小时左右,连云港至上海也由11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扬州、镇江等地将融入上海1小时经济圈。 建筑结构镇江五峰山长江特大桥主桥为(84+84+1092+84+84)m钢桁梁公铁两用悬索桥。加劲梁采用板桁结合钢桁梁结构。桁高16m,节间距14m,主桁横向中心距30m。每根主缆索股长度约2000m,重约47.8t,主缆挤圆后直径为φ1300mm。 吊索与索夹采用销接式连接,索夹均采用上下对合型结构。4号主塔墩位于镇江岸,采用群桩基础,承台为哑铃型,圆形承台直径为40m,设置67根直径2.8m钻孔桩,桩底进入微风化岩层,设计桩长50~115m。承台厚9.5m,顶面高程+7.0m,中央系梁厚9.4m。 主塔高191m,桥塔上、下横梁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箱型结构,下横梁为单箱双室截面,长43.9m,宽12m,高13m。上横梁长约34.4m,宽10m,高度由中央10m向两边渐变至23.2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南锚采用扩大基础。持力层为弱风化的凝灰质砂岩。 施工单位第一标工程段: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包含五峰山长江大桥悬索桥北锚碇、北岸边墩、北岸辅助墩、北塔基础、北塔、北岸主缆锚固系统、北岸主索鞍塔顶格栅及顶推架的预埋件等。 第二标工程段:中铁大桥局集团 包含五峰山长江大桥悬索桥南锚碇、主桥南岸边墩、南岸辅助墩、南塔基础、南塔,悬索桥主缆及主桥钢桁梁,以及南岸主缆锚固系统、南岸主索鞍塔顶格栅及顶推架的预埋件等。 大桥设计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是连接连淮扬镇新建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南延的关键节点工程,是中国高速铁路第一座现代悬索桥,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全国工程设计大师、我国悬索桥技术著名专家徐恭义担任总设计师。 折叠2008年铁道部计划司正式委托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折叠2009年2009年底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开始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研究,启动工程可行性研究。 折叠2010年2010年2月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 2010年5月份完成工可研究,开始初步设计。初始的五峰山公铁大桥初步设计方案为悬索桥,其中主跨1120米,在此类桥梁中跨度、荷载均属"世界第一"。 折叠2013年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项目建议书。 2013年9月,按照铁路总公司要补充研究比选隧道过江方案及相关地勘工作。 2013年12月,铁路总公司要求补充论证跨度1036m悬索桥和斜拉桥设计方案研究。 折叠2014年2014年5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按要求完成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批复连淮扬镇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4年10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完成五峰山长江大桥初步设计并报送审查。 2014年12月28日,连淮扬镇铁路部分区段正式宣布开工建设,拉开了连淮扬镇铁路建设的序幕。 折叠2015年2015年1月铁路总公司组织全国专家专题审查五峰山长江大桥初步设计方案,跟据专家意见,铁路总公司会后正式确认大桥按四线高速客运铁路、八车道公路设计,悬索桥主跨采用1092m。 2015年1月16日下午,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省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镇江、扬州、盐城、连云港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在京拜会中国铁路总公司。 此次拜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快连淮扬镇铁路建设,确保全线2015年上半年开工。交流商谈时,在市领导的积极争取和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铁总公司主要领导同意连淮扬镇铁路过江大桥使用"五峰山长江大桥"桥名。 2015年7月,铁路工程总公司组织在南京会审五峰山大桥施工图设计。 2015年9月,镇江五峰山大桥主桥工程总承包施工全国公开招标。 建设进度2016年1月1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上荷载最大和设计速度最快大桥--五峰山长江特大桥4号主塔墩48号桩正式开钻,这也是大桥主塔墩实现开钻的首根钻 孔桩,标志着大桥主体结构施工的全面展开。2018年5月15日,五峰山长江大桥4号主塔顺利封顶,是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 2018年6月28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这座大桥全面进入桥面架设施工阶段。由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五峰山长江大桥北主塔高达203米,相当于70层楼房高,混凝土总方量3.9万立方米。桥塔施工中,克服了航道狭窄繁忙、下游跨江电缆过近等困难,完成超大双壁钢围堰吊装定位施工,并采用一系列新工艺、新装备,确保主塔顺利封顶。 2019年5月10日,连(云港)镇(江)铁路五峰山长江大桥704根主缆索股全部架设到位,标志着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主缆架设完成。主缆架设完成后,大桥随后将进行紧缆缠丝、架设中跨钢梁等作业,预计年内全桥贯通,2020年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在泰州大桥和润扬大桥之间。 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桥北位于镇江市高桥镇,桥南位于镇江市镇江新区大港街道。 重要作用镇江五峰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将让扬州进一步接轨苏南,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镇江长江大桥将成为连接淮扬镇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未来这两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完成,将扬州首先从交通上实现了与苏南接轨,融入了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中。无论淮扬镇铁路过江对接京沪线,还是对接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铁,扬州到上海的路程将只有一个多小时。 作为江苏南北中轴城际交通枢纽上的重要节点,五峰山长江大桥承载了重要使命。连淮扬镇铁路和徐宿淮盐铁路的对接,将会和沿海高铁对长三角区域与京津唐的连接起到一定的客流补充。徐淮扬城际铁路以后升级的空间较大,而五峰山过江通道按现有设计建成的话,以后将会制约徐淮扬城际铁路的升级。因此,五峰山长江大桥主跨部分若参考南京大胜关大桥标准,将会给江苏中轴南北过江轨道交通预留一定的升级空间。 2013年9月21日,勘测设计组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到镇江五峰山江北高桥的长江沿岸,专题对连淮扬镇铁路的过江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勘测比选。勘测设计组负责人介绍说,由于连淮扬镇项目工程巨大,他们将在镇江高桥认真勘探,准备多种不同形式的过江方案以备比选。中铁大桥院连淮扬镇铁路过江大桥总体设计胡骏表示,镇江市民熟知的五峰山公铁两用大桥方案比较成熟,有望被采用。"这种桥型造价比较省一点,一跨过江,对相关的航道影响也比较小,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发改委的信息透露,根据前期对五峰山通道的规划研究,该桥位同时还是京沪高速公路南延的过江通道,需要协调京沪高速南延的前期工作进度,以确保公路、铁路能够同步实施。 折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