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只读一本书 · 这个让梁朝伟4次飞往美国寻找的原著作者,究竟写了本什么书?

 正午文化 2020-07-17

视频制作 曹欣宇、解说 穆暮、插画 杜子腾

在孤独成瘾的城市里,你是八百万人中的哪一个?

所谓的520、521总算是过去了,这两天对大部分单身狗来说绝对是种煎熬,门都不敢出,生怕被秀一脸,又不是什么正规情人节,你们这么秀恩爱是为了让那些单身人士感受一下什么叫大城市的孤独?

置身于繁华都市,孤独感其实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比如马修。马修是美国作家劳伦斯·布洛克的小说《八百万种死法》中的主角。他是一个失去了生活目标的潦倒侦探,孑然一身,幸运的话偶尔能遇到一些乐子,生计也只能凭一些时有时无的私活。挣到钱了要给前妻寄一些,还要给教堂捐一些。最喜欢的事,大概也就只剩下喝酒了。因为职业的缘故,他还会随时随地接收到某人的死亡信息。马修就像在纽约这个大都市里的游魂,游荡在生活之外,眼睁睁看着自己颓废的人生,还有如蝼蚁般挣扎求生的凡人们,尽管自己也在此行列。值得一提的是,梁朝伟曾先后4次专程飞往美国去寻找这本书的作者布洛克,只为能跟他沟通一番,为自己争取到饰演马修这一角色的机会。

与其说本书的情节是在侦破命案,倒不如说是马修的一本“戒酒日记”更为恰当,或者说是他对自己的一次救赎。推理、破案并非书中的重点,重点是马修这个角色。他是金发妓女和黑人皮条客之间的调停人。虽然这并不是一份令人愉快的工作,但马修依旧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了奖励——和脱离了应召女郎命运的前妓女上床。可第二天妓女就死了,而且她身边的朋友们也一个接着一个死去。马修因此喝得酩酊大醉。当他在医院醒来时,竟然丧失了好几天的记忆。黑人皮条客找到他希望可以破案。马修需要赚钱,也需要忘记喝酒的欲望,于是接受了这份工作。整个过程并没有一波三折,也没有出人意料,线索是一点点顺理成章地堆积起来的,案件也随之渐渐清晰。事实上,故事的结局是有瑕疵的,从线索来看,凶手应该是属于某个有实力的帮派,最后却被塑造成了势单力孤的杀人狂。但这并不影响本书的受欢迎程度,因为这不是重点,它有更为吸引人的地方。

就像金发妓女的一个朋友在遗书中写的那样:“无人愿意为我一掷千金,无人愿意与我共结连理,无人愿意救我一命。我已倦于微笑,我已疲于奔命。美好时光已成过去。”这部小说是作者写作风格的转折点,它彻底摆脱了将侦探小说归结为智力游戏的限定。以真实案件为题材,用虚构的故事“以假讲真”,将更多的笔触放在能够撼动人心的东西上。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他们的孤独、无奈和痛苦,展现的是纽约下层社会最为真实的一面。那些失去亲人的悲痛,以及瞬间失去一切的绝望感,是在任何时代里的任何人都能产生共鸣的。

《八百万种死法》里的八百万,其实是指在纽约市里的八百万市民。作者在书里经常用到的死法,都是一些离奇古怪的方式,比如在家看电视被无辜炸死,跟几十年的邻居因为一只新宠物而争执动武死亡……“八百万种死法”的意思,是指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独特的死亡方式,没有人可以逃避,特别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罪恶城市里。人们不知何时就会死于这八百万种死法之一,然后迅速被遗忘、替代。每一个人都显得如此不重要。

这本书有一个题记,引用的是爱德加·爱伦·坡的一句诗:“无疑,美女之死是世上最具诗意的话题。”在《八百万种死亡》里,除了美女的死是有诗意的,酒鬼对酒的欲望和对性的渴望都是充满诗意的,就连无数平凡小人物的挣扎都是如此。城市里有八百万人,就会有八百万种孤独,每个人都在这座赤裸裸的城市中孤独成瘾,然后独自沉沦,但总有一人愿意倾听你的孤独。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