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古方:濡肠饮

 当归与地黄 2020-04-18

张先生很烦燥,最近不仅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目昏晕,还有大便不通的情况出现。这是啥原因造成?

两个问题:

其一和肝相关。

肝主藏血和疏泄,其疏泄,包括了对五脏六腑气机的影响等。而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将水谷糟粕排除体外,所以大肠的降浊功能需要肝疏泄来辅助。肝的疏泄升发同样也需要大肠的降浊功能帮忙。二者一升一降,人体的气机才得循环畅通。

若两者出问题,大肠不仅得不到肝血的濡养,降浊功能还会受到影响,从而大便不通。又因肝开窍于目,脾胃开窍于口,而不通之大肠又是胃之下一站,造成口干舌燥,口臭,头目昏晕等。

其二和肾相关。

肝调畅全身气机,肾将全身的精华封藏,到需要的时候打开粮仓。所以肝气顺畅可使肾这个粮仓通风,肾之封藏可让肝做事别着急,调气时悠着点儿来。

如今肝出问题,肾这个粮仓也便通风不足,反过来影响肝血的产生。连带着同样影响大肠。令大便不通,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辨证为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清朝名医《辨证录》之濡肠饮,正是对症之方。

组成:

熟地(60g) 当归(30g) 肉苁蓉(30g)

方以熟地补肝肾生水,用当归补心肝脾生血润肠,用苁蓉补肾阳与大肠,可谓肾阳肾阳均补,又润肠和血,大肠一通,就像疏通了下水道,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目昏晕等症,断了产生的根源,全部作鸟兽散。

当归与熟地搭配,好处看得见:

通过当归补心肝脾,藏血行血并运化,令血流动起来。

熟地补肝肾,不仅和当归联手藏血补血,还养好肾这个粮仓,令气血的生化源源不断。

尤其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阴肾阳,气血精液暗耗,适时补充,相当于为身体加最好的燃料。

关于肉苁蓉的养血润肠功效,是明代著名医家缪希雍在实践中发现的,并为后世医家采用。

当时一位名叫唐震山的耄耋长者,来请缪医生治病,老人白发苍苍,形体消瘦,容颜憔悴。他对缪大人说:“胸口闷,大便不畅。”

缪大人替他切脉察舌之后,说:“你这个病是因血液枯槁引起的肠燥便结,用肉苁蓉治之有效。”唐震山服后,果然大便通畅,精神矍铄。

这个医案,缪希雍是从补肾阳,养心行血,润大肠的角度来缓解胸口胀闷,治疗老人便秘的,所以肉苁蓉养血润燥的功能不错。与当归配,助心行血,与熟地配,阴阳同补,肾水得滋,肝气调畅,肠道得润,大便不通,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目昏晕的状况便得到改善。

一个问题:濡肠饮如何制服用?

水煎,空腹服。一连数剂,没有不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