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从蓉带鳞叶的肉质茎。一般晒干切片用。 性味:甘咸、温。 归经:肾、大肠。 功效:补肾益精,润肠通便。 应用:①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常与菟丝子配伍,以温补肾阳;若腰膝冷痛,常与杜仲配伍,以补肝肾,止痹痛;若精血亏虚,女子不孕,常与鹿角胶配伍,以补益精血。②血虚阴亏,肠燥便秘,可单用本品大剂量服,也可与当归火麻仁配伍,可增强润肠通便之功。 用量:6至9克,或10至20克。 注意事项:本品补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溏泻者忌服。 参考:本品补阳而不燥,药力和缓,入药少则不效,故用量宜大,才能取效。 [配伍与应用] 肉从蓉配伍巴戟天、杜仲:肉从蓉补肾益精血,性温质润;巴戟天补肾壮阳,辛甘而温:杜仲专补肝肾,强筋骨。三药伍用,共奏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以治阳萎遗精,腰膝酸冷,筋骨痿弱等症。 (3)肉苁蓉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类似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4)肉从蓉中含有的苯丙基糖苷类化合物肉灰蓉贰 A 和 Cs -5等提取部位能明显增加负荷小鼠舔吻,爬跨,交配及射精等性行为的频率,明显减少小鼠的错误行为,表明这些物质能提高小鼠的性功能和记忆力。 (5)肉从蓉能显著缩短小鼠的通便时间,具有促进排便作用。[剂量与用法]10~20克,入煎剂。亦可制成丸剂、散剂内服。 注意事项]肉苁蓉补阳不燥,药力和缓,入药少则不效,故用量宜大。因能滑肠,故大便泄泻者忌服。因能助阳,胃肠有实热及阴虚火旺大便秘结者忌服。 [参考文献] 丁春福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3),488。 李炳如等:中医杂志,1984,7(7),63。 张勇:中国中药杂志,1994,19(3),169。 高海谦:中成药研究,1984,11(11),34 肉从蓉 肉苁蓉 肉苁蓉滋木清风,养血润燥,善滑大肠,而下结粪。其性从容不迫,未至滋湿败脾,非诸润药可比。方书称其补精益髓,悦色延年,理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非溢美 词。 仙灵脾 《常用中药味临床妙用辑解》 肉苁蓉《神农本草经》 喑是舌强不能言语,痱是足废不能行走。患者证系下元亏虚、虚阳上浮、痰浊上泛堵塞窍道所致。治宜补养下元,摄纳浮阳为主,佐以开窍化痰、宣通心气。方中以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源。甘温的熟地与酸温的山茱萸相配补肾填精。石斛、麦冬、五味子滋阴敛液、壮水济火,石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交通心肾,再加少许薄荷以疏郁而轻清上行,姜枣调和营卫。全方标本兼顾,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使下元行以补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痰化窍开,喑痱乃愈。 2.产后便秘有报道称,以肉苁蓉加当归、熟地、白芍、制首乌、蜂蜜等药,可治疗产后便秘。如某患者产后16日,大便数日1次,屡次难下,粪质干结如粟,服药导泻,虽得一时缓解,但药物停止又便结如初。患者面色萎黄少华,皮肢不润,时觉心悸,唇舌淡白,脉细。 使秘因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热秘'、'冷秘'、'气秘'、'虚秘'等四类。使秘的治疗,并非单纯通下就能完全解决,而是必须随着不同数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产后使秘,《金匮要略》云:产后'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陈良甫也说:'产后大便闭结,因肠胃虚弱,液不足'。此例患者产后失血,血虚津亏,不能营养补濡肠道,故见大便干结等一系列痰证;因血不养心而心悸,久病津亏,故皮肤不润;血虚脉道不充,故脉细,面色萎黄,唇舌淡白为血虚之征。方用肉苁蓉补血益肾,以资生血之源且润肠通便,伍用养血活血,滋阴润肠之品,辨证准确,随症化裁得当,故能收效。 3.少弱精症有临床报道,方用肉苁蓉,配伍淫羊藿、韭子、覆盆子、石斛、菟丝子、桑寄生、怀牛膝、蚕蛾、鹿角胶、枸杞子、熟地等药,治疗少弱精症102例,疗故满意。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故临床中医凡治骨病,皆以补肾填精为要。肉苁蓉入肾经,尤擅补益肾精,且有补而不峻,滋而不腻之妙。故诸方皆以之为君,而获效。 【按语】 此物补而不峻,故有'苁蓉'之号。肉苁蓉归肾、大肠二经,其味甘能补,咸能入肾,能养命门,温肾气,滋五脏,益精气,用治肾阳亏虚,精血不足,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软,痿软无力等症;甘咸质润入大肠,又可润肠通便。 因其平补之剂,可单用大剂量煎服。 肉苁蓉能助阳、通便,故阴虚火旺、实热积滞及大便溏泻者不宜服用。 【提醒】以上内容来自书籍,仅供学习研究参考。请在医师、药师指导下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