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火消痰汤(刘河间方) 【组成】黄连9g 黄芩9g 黄柏6g 栀子9g 半夏15g 姜汁3匙 竹沥3匙 【用法】前五味水煮,汤成去渣,加入姜汁、竹沥,分3次服。 【主治】嬉笑不休,口流涎。 【证析】《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灵枢・经脉》又说:“心主手厥阴心包,是动则病嬉笑不休。”'以上说明两点:一是嬉笑不休病在心包,心包实指大脑而言。二是神有余则嬉笑不休,病性属热属实。此证多因五志化火,炼液为痰,痰火胶结,从少阳三焦气分上扰元神,神为火扰,脑为痰蔽,失其清明宁静之常,以致嬉笑不休。 【病机】痰火扰心 【治法】泻火消痰法。 【方义】痰火二竖为殃,心主不明不静,必须清除君侧,始可主明神清。火从三焦上扰元神,法宜泻火,栀子、黄芩擅泻上焦之火,黄连擅泻中焦之火,黄柏擅泻下焦之火,三焦火热一清,则元神不受其扰;痰浊上蔽元神,法宜逐痰,半夏善于燥湿祛痰,姜汁善于辛散水湿,竹沥善于清热涤痰,三焦痰涏一去,则元神不受其蔽,七药合而成方,能呈泻火逐痰功效。此方出自河间之手,原无方名,因其体现泻火消痰之法,故以治法命其方名。 【应用】嬉笑不休而口流涎,可用此方。加人大黄釜底抽薪,芒硝稀释痰涎,泻火消痰力量更强。 【歌括】 嬉笑不休口流涎,痰火为殃君不安, 栀芩连柏清邪热,姜夏竹沥可除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