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汤(《金匮要略》) 【组成】甘李根白皮30~100g 黄芩10g 生葛根30~60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30g 甘草10g 半夏20g 生姜20g 【用法】水煎。分4次温服,白天3次,夜晚1次。 【主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难忍,往来寒热。 【证析】此为治疗肝气上逆,发为奔豚主方。奔豚是以腹痛为其主证,此证以腹痛与自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为其辨证要点。如果没有气上冲胸见证,当属其他原因引起,不能诊断为奔豚病。肝主身之筋膜,其经脉过少腹,布胸胁。此证是因惊引起肝气上逆,从少腹循经上冲,发为奔豚而腹痛欲死。其基本病理是筋脉挛急。 【病机】筋脉挛急,发如奔豚。 【治法】清热降逆,柔肝缓急法。 【方义】筋脉挛急,发如奔豚而腹痛欲死,法当平肝降逆,缓其急迫之势;证情偏热,又宜清肝,通过清热降逆,柔肝缓急,使肝木柔和,气不上逆而疼痛可解。方中李根白皮为治奔豚要药,古方每多用此清热降逆;黄芩、生葛根助主药清热;当归、川芎、白芍助主药养血柔肝;葛根、白芍、甘草尤为柔肝缓急良品,主要缓解经隧痉挛;再佐半夏、生姜降其上逆之气,共呈清热降逆,柔肝缓急功效。李根白皮宜刮去皱皮,炙黄入药。《外台秘要》第十二卷载治奔豚方13首,用李根根皮者8首,可见本品是治奔豚主药。《长沙药解》谓本品能“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故唯奔豚之属热者宜之此方与桂枝加桂汤、苓桂甘枣汤均为治奔豚的主方,但有一寒一热之异,可以合参。 【应用】以腹痛欲死,从少腹上冲心胸为其用方指征。 【歌括】 气上冲胸号奔豚,四两夏姜五葛根, 归芍芎芩甘二两,李根须用一升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