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和黄河是我国境内两条极为重要的河流,黄河是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它是我国北方居民生活离不开的一条河流,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被大家称为“母亲河”。黄河自西向东流经9 省,最后流入渤海。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黄河底下竟然有宏伟工程?美国专家看后惊叹:中国人太厉害了!
这项伟大的工程就是穿黄工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之后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一期工程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
“穿黄”顾名思义就是穿越黄河,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自渠首出,一路自流向北,而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郑州花园口西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开凿两条4250米长的隧道,北上的长江水通过两条黄隧洞与黄河立体交叉,形成“江水不犯河水”之势俯冲而下,穿越万古黄河。
长江水到达这里后,先要经过南岸4600米明渠,沿一段缓斜坡直接切入黄河河底主河槽,到达穿黄隧洞,经由全长3450米的隧洞直通黄河北岸,北岸采用竖井出隧洞,隧洞为平行双洞,单洞内经7米,穿黄隧洞最深处约35米,最浅处23米。
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上游约30km处,线路总长19.30KM,主体工程由南、北岸隧道、南岸退水洞、进口建筑物、穿黄隧道、出口建筑物、北岸防护堤、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也是难度最大的穿黄隧洞,单洞长4250米,包括过河隧洞和邙山隧洞。
当南水北调遇上黄河,这将是人类智慧战胜自然的伟大尝试,要在自古多泛滥的黄河水底下开挖隧道,难度非常之大。施工作业的重要机器是盾构机,在挖掘邙山隧洞时,盾构机刚开始工作就遇到了涌水涌沙难题,在水下挖隧道最大的困难便在这,一旦处理不慎,瞬间涌入的沙和水会把造价高昂的盾构机埋入地下。
穿黄退水洞工程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全长790米的退水洞,用了6年的时间才贯通,可以想象其难度系数,穿黄退水洞主要的作用是在穿黄隧道检修期间,将总干渠多余水量排往黄河,黄河地质条件复杂,河底岩层土质分层多且脆弱,从全沙层到半沙半土层,再到黏土和鹅卵石。在如此松软的土层里挖隧道,频频发生塌方,工人们常常不敢进入隧道,由于压力大,工人走了一波又一波,最后在每次失败后总结经验,最终找到了在富含的软土层建设下隧洞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这项工程自进行以来,一共发生过8次严重的坍塌事故以及三次支护变形,尽管施工环境如此危险,但是我国工程队都坚持了下来,才造就了这项伟大工程,令人非常佩服,就连美国专家看后都惊叹:中国人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