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给自己贴的什么标签?】【你犯的错误值不值得】

 东方文捷 2020-07-17

性格分析是一把双刃剑。很多人了解了性格分析工具之后,就会倾向于给自己或别人贴标签。而且,这种“贴标签”通常是无意识的。市面上很多人格测评工具,都会把人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一个特定的描述,这样能增加辨识度。

在性格/人格/心理测试领域,为了便于理解,往往会把人从两个维度进行划分,比如“内向”VS“外向“,“理性”VS“感性“,“关注事”VS“关注人“,等等,两个维度往往是相互对立的,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

人性是很复杂的,每个人都是多维度的生物,而且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中,不断的在更新系统。

然而,人天性喜欢简单、逃避复杂,人们会本能的趋简避繁。所以面对人性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性格分析工具和人格测评工具都有了大面积的市场。

通过性格分析工具,你可以简单的把周围的人分为几类,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分析,就能给一个人贴标签,不用再去考虑人性中各种复杂的因素,减少了思考和判断的时间,降低了猜测和验证的成本。

市场上有很多这样的性格分析工具,比如九型人格、性格色彩、MBTI等等,当你了解了这些工具之后,你就会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的建立起一个分类的区域。这个区域就像是一个衣柜一样,里面有很多个不同的抽屉,每个抽屉里面都有不同类型的人。

举个例来说,比如你认识一个朋友,初次见面时,通过对他的观察、和他的互动,你就会无意识的把他放在“衣柜”的其中一个抽屉里面去。当你下一次再见到他的时候,无需细致和观察和过多的交流,你就能在之前那个抽屉里面找到他。这样一来,你和他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简单轻松,因为你清楚的知道这个抽屉里面的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喜好。

但是,你怎么知道,你这一次见到的他,和上一次见到的他,是同一个“他”呢?你又怎么知道,这一刻的他,和上一刻的他,是同一个“他”吗?他这一刻的行为方式和下一刻的行为表现,是在同一个轨道上的行为吗?

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人们在不同的场景中,会有不同的行为倾向;人们在面对不同的对象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人们在不同的情绪影响下,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为风格。没有任何一种沟通策略或者行为模式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

由于贴标签可以简化我们对一个人的“识别”过程,所以人们会顺理成章的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和阅历,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贴标签。无论你是否学习过性格分析或者人格测评,贴标签都是顺其自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把你的旧知(过往和人打交道的经验)和新知(眼前的这个人)很快的结合起来。

当然,如果你能够清晰的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面性,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会呈现出不同的面,那么,你就会有意识的去分析,在当前的场景下,对方展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风格,然后再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

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验证”这样的循环,不断的去“重构”你对这个人的印象,从而在跟他沟通和交流的时候,能够随机应变,顺势而行。


其实,在我看来,最可怕的,是自己给自己贴标签。因为,你给自己贴的标签,会限制你的思维,局限你的行为,而且在一些事情做得不到位的情况下,这个“标签”会成为你给自己找的借口。

如果你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内向”,那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在一个聚会中,你独自一人待在一个角度,看到对面有几个人在一起谈笑风生,你很羡慕,想要加入他们,但因为种种顾虑,你还是保持了沉默。这时候内心或许会有波澜或内疚,然而你会安慰自己说:我性格内向,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我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一刻,你忽略了内心对社交对同伴的需求?

如果你给自己贴的标签是“感性”,那么,你是不是会在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困顿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挫败感?你是不是会在受了委屈、被责骂被指责之后,任由眼泪不停的流,不管是在什么场合呢?你会不会在事情没有如你预期那般发展的时候,脾气火爆的冲着周围的人吼呢?当你任由负面情绪发泄的时候,你有没有用“感性”这样的标签来为自己开脱?

如果你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关注事”,你可能会为了追求效率和成果而忽略人的感受,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损害或者破裂,而你会用“关注事”的标签来安慰自己说:只要事情进展顺利就OK,其他我不管。但是人际关系的问题给你带来的烦恼和痛苦依然存在,不会因为这样的安慰而消失。

如果你给自己贴的标签是“关注人”,你可能会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或者是为了照顾他人的情绪感受,不顾目标而导致项目进度的拖延。然后你会用“关注人”的标签来安慰自己说:稳定人心才是重中之重。但是,任务没有按期达成所带来的损失,也是需要你自己去填的坑。

发现了吗?当你给自己贴标签的时候,你可以不再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买单,因为你可以用这个标签来解释你的行为,无论这个行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影响如何,你都可以说,因为我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会把事情做成这样;因为我是这样的人,所以情况会变成这样,因为我是这样的人,所以会走到这一步。

有没有自暴自弃的感觉?有没有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不好意思,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你还没有资格任性。

当你的品牌、你的资源、你的能力、你的社会贡献和身份地位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你给自己贴的“标签”,不是让别人更好的识别你的方式,也不是进入用户心智模式的快速途径,而是给自己留退路,让自己有理由走得慢一点或是跛一点的理由。

数一数你身上的标签,把你自己给自己贴的这些标签一一罗列出来,问问你自己:这是你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吗?你希望未来的自己具有这样的一些标签吗?

给自己定义不同的标签,不是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什么情境中,应该以哪一种标签去为人处事;面对什么样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姿态和沟通方式。

所以,每次我在《领导力性格魔方》或者《对话力性格魔方》课程的授课中,都会对学员说:学习了DISC之后,千万不要去给你和你身边的人贴标签,因为DISC就像是一个性格魔方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DISC四个面,只是比例不同而已。所以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呈现出来的是可能会是不同的面。

你犯的错误值不值得

茹锦花开关注

作为啡信·艾上柯学社群学院联合创始人,2018年1月10日,在啡信举办的”十大社群运营难题“主题年会中,我分享的《社群如何在趋势下进化升级》主题,内容虽然干货且价值连城,可是过程中错误频出,且未提供合乎角色身份的利益点和触发点,值得反思。

第一位分享嘉宾小马鱼,是畅销书《我在阿里做运营》的作者。她分享了本地社群的机会点、如何判断一个社群进入良性生长阶段、良性发展的社群6要素。

小马鱼的分享,干脆利落、数据说话、“铁证如山”,一阵见血,专业度和分析能力足以彰显。

第二位分享嘉宾娜里跑,是闺蜜力量Bestie的创始人,也称自己为个人事业孵化教练。她分享了自己逆袭的故事、社群粘性的本质、社群如何做出标志性、社群发起人如何提炼社群DNA。

娜里跑的分享,非常走心,而且对听众的关注度很高,互动频繁且到位,故事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结尾,从原点和本质的角度来拔高了社群运营的初心。

两位嘉宾的表现都很赞。

我是最后一位分享,我的标签就是【化书成课研习社】的创始人。所以我分享了【化书成课社群】的演化之路、社群的商业价值揭秘、从六个维度诊断你的社群。

我相信我的分享,一定会给现场伙伴带来很多有关社群运营的思路和灵感——事实上,这个目标也的确达到了,因为大家都感觉我的分享干货很多,并且记了很多笔记。但是,我可能犯了——过于注重内容建构和思想传承,而忽略了现场呈现的问题。

首先,我到达的时间比较晚,已经有很多参与者就位了,这个时候,不便于测试话筒及站位。

第二,我是最后一个分享,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有优势的,至少,我能明显的看到,站台上哪个位置是好位置,是更容易与观众互动、更容易彰显个人风采的位置,然而,在入场之后,我却并没有去到那个位置。

究竟根源,是不够从容——以为观众着急听到我的分享,实则,可能观众并不急,是自己内心没有安定下来,从而焦急,然后把这份焦急投射到了观众的身上。

第三,因为没有试音,而我惯常采用的拿话筒的习惯,配上这个场的话筒,导致音量太小,后面的人几乎听不到。

而此时此刻,我却没有顾及到这一点,并未和观众做确认说:“后面的伙伴能听见我说话吗?”就直接开始分享,以致于后面的观众都听得很吃力——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对声音音质的忽略,实际上,是对现场观众感受和需求的忽略。

第四,因为内容太多,为了赶时间,同时也为了把最有价值的部分分享给大家,所以语速超级快,导致没有太多的抑扬顿挫和停顿,也由于赶着把内容讲完,而缺少了对听众的关注和与观众之间的链接。

其实就是我常常说的,当你过于关注内容的时候,当你把内容置于听众需求之上的时候,你就会不自知的失去和观众之间的情感链接,你就不会跟随观众的情绪和能量来调整自己的内容、互动频率和发音方式了,这会让下面的人感觉,和你之间并没有无缝链接,而是隔着一段距离。我经常这么说,可是今天我自己也跌入了这个陷阱。

第五,没有准备开场和结尾。真实原因是,这个分享内容是今天才临时抱佛脚赶出来的,所以确实没有时间设计开场和结尾了。

而专业且高效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提前做出分享内容,然后找一天时间和团队碰撞,一起探讨出在分享中,润物细无声的植入产品/服务的策略,并且通过试讲来体会听众的感受,以听众最容易接收和最感觉舒适的方式来搭配内容、声线、音调、流程和互动。

其实,我非常感谢合作伙伴李柯老师提出的这些改进点和优化点,李柯老师将在12号那天的主场,分享《大咖助力社群跃迁变现》。而9号晚上,她就已经提前做出完整的分享内容了。10号听完第一场啡信分享之后,便开始根据从当晚活动中获得的灵感,更加用心的优化PPT,而此时,离活动时间还有整整1天,可见,我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度和聚焦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思维和认知都是很危险的行为,容易落入偏差当中而不自知,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看似聪明的人,容易犯特别愚蠢的错误,因为没有一套思维流程和制度来避免和时刻校正他的偏差,让他意识到自己认知的VUCA的状态。

为什么总是在简书上写这种“反思文章”,因为我必须要自己想清楚:你犯的错误值不值得,你在为什么买单,你在为什么交学费?

能给我一种预警机制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的错误,才会让我的认知发生进化。

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个原点性的东西再去行动,这样最终的结果才有一个评估标准。每一次的行动,不管是成功还是错误,最终都可以回归到这个原则上。你会对这个原则重新进行反省、修订、迭代,这样原则和算法才可能被优化。

我们思考、行动,不能只关注一个面,而要同时看到事物的整体性,这样才能避免陷进认知偏差的错误中而不自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