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伏第一天养生很重要!三伏天千万别做这7件事

 温暖南方 2020-07-17

昨天是头伏第一天

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候

很多人因为体内阴寒之气过重

到了冬季会出现一些疾病

而在一年之中

三伏天是温度最高的时候

也是人阳气最盛的时候

此时拔除体内的阴寒之气

往往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三伏天”养生成了夏季的头等大事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 2020年7月16日-7月25日 10天 

中伏 2020年7月26日-8月14日 20天 

末伏 2020年8月15日-8月24日 10天 

三伏天这7件事千万别做

1、好吃冷饮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如果能坚持三伏天内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一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小伙伴哦!

给大家推荐两个夏季消暑祛湿的饮品:

1、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加适量冰糖,凉后饮用。

2、绿豆山楂汤:绿豆150克、山楂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冰糖,晾凉饮用。

2、湿发入睡 

夏天因为炎热,大家洗澡都特别勤快。很多人会在头发湿漉漉的情况下,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3、

睡眠不足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所以三伏天要养成午睡的好习惯,30分钟即可,超过1小时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哦。

4、空调吹背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在运动后,很多人喜欢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这样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此外,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5、久坐不动 

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肌肉酸痛感,影响湿气的排除。适当排汗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人体“排废祛湿”。

此外,久坐还容易导致腿脚肿、下肢血栓形成和加速脊柱老化,建议大家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

6、盲目进补 

三伏天,天气炎热并不适合进食滋补之品,服用不适当补益的食物很容易上火。

7、日光暴晒 

三伏天烈日高照,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脱皮、红斑,严重的甚至会起水疱。上午10点到下午2点紫外线最强,应避免这个时段外出。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3招

1、热水洗澡祛湿邪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忘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2、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3、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在8℃~10℃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