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的众多瓷器上 有种独特的纹理 釉面满是不规则的裂纹 美丽的裂纹的背后 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 从技术角度来看 开片是先天瑕疵 古人起初视其为随机形成的残缺 但在宋代 开片有了特殊意涵 在传世的宋瓷中 如汝、官、钧、哥等窑器物上 集中出现了开片现象 这是宋人烧瓷技术不高吗 答案是否定的 纵观中国陶瓷史 宋代是烧瓷技艺最好的时期之一 可以肯定地说 开片瓷是宋人有意为之 缘于时人独特的审美 宋人尚清淡含蓄 喜烧造纯净静穆的单色釉瓷 而当单色釉上出现了开片 恰好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自然美感 聪明的宋代匠人 将开片控制在一定范围 从而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装饰风格 如汝窑器上多是细小纹片 称为“蟹爪纹” 而哥窑器的开片多交织如网 小纹路色呈浅黄 大纹路色呈灰黑 即所谓“金丝铁线” 宋人对自然天成之美的追求 成为国人代代相传的审美基因 清人甚至将开片当作一种纹饰 刻意画在瓷器上 如康熙朝创制的冰裂梅花纹 或运用錾刻、镶嵌等工艺 表现出冰裂的效果 故宫博物院藏 清·蓝色团八宝纹镶蓝漳绒冰裂菊梅边漳绒大襟夹马褂 清·掐丝珐琅冰裂纹圆盆 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瓷上开片被认为是一种残损 但宋人发现了它独有的美 从而发展出全新的艺术风格 巧借天工 化残缺为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