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黄元御,传世之德,造福后人! 惊悸二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1 奔豚,肾之积寒,阳亡土败,风动根摇,木气之上冲也。豚者,猪也,奔豚发则如受惊吓之猪,奔突冲撞。此与惊悸一理,症状差异而已,师言久作惊悸,必发奔豚也。 2 吐脓,即吐脓血之义,惊悸之家,气动血挠,木冲离经,涌溢阳窍,是为吐衄,不经吐衄,瘀阻阳气,阳郁热发,淫蒸腐化,随吐而上,是为吐脓。此吐脓者,就是吐血之义。离经之血,久则为瘀,相火焚蒸,则为脓血,故为吐脓。此上吐衄,对比下血,血从上下而外泄也。木郁冲之令,则血离经外溢,上吐或下泻也。 3 惊怖者,惊恐之义,水寒土湿,脾气不升,乙木陷寒水则恐惧,胃气不降,甲木不降而拔根,则生惊惕。 4 火邪者,以火发汗,太阳误治也。此火邪之惊,纯是人为。提纲言皆从惊发得之,惊发于肝胆也。 5 重点,此四部之病,异派同源,悉属肝胆。肝胆主惊,皆由木气受伤,惊发于肝胆,而得之也。 惊悸三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1 火邪而惊生者,此为太阳坏病。以火发汗,汗多亡阳,土败胃逆,君相火腾,神魂浮荡,是以惊生,痰迷心窍,是以狂作。桂枝去芍加蜀龙牡汤,是救逆之方。现代外感病,没有用火发汗的了,此方也很少用到了,但能学到内伤杂病与外感坏病的医理。 2 蜀漆,有言为漆树皮,有言常山苗,余也不知,待考验。白芍之酸寒,泻脾胃之阳气,故减去不用。桂枝甘草,疏木而培中,生姜大枣,补中而降逆,蜀漆吐胸膈之瘀浊,龙骨牡蛎,敛神气而止惊。 论;《伤寒》诸方,皆没标注白芍,炮制炒用,白术也同,也是没有标注,即然没标就是生用。现实中有炒白芍,炒白术,此为多此一举,画蛇添足。医理与药用炮制,皆以仲景为准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