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吟咏月亮者极多,却很少有人吟咏太阳,这确实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月亮代表柔和,柔美,娴静,优雅。而太阳则过于炽热,刚烈,甚至令人窒息。中华文化向来便以“柔和”“隐忍”“不争”“以柔克刚”为基本特点,所以,月亮便成为诗人笔下的爱物。 李白寄友情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王维在夜深人静时仰望夜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张继落榜,千古一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被贬,夜游承天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辛弃疾赋闲,却发现了乡村野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这些受伤的文人,在寂静的夜里,仰望苍穹,心中涌动无尽的悲苦:明明一腔热血,赤胆忠心,明明身负经天纬地之才,匡扶社稷之志,为何却遭小人排挤,为何却遭朝堂嫌弃?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此刻的孤独,也许只有月亮懂得了,于是便与月亮为伴,倾诉衷肠,“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就算这人世间没有我用武之地,就算我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我还有月亮啊,这皎洁的月亮属于我,属于一颗寂寞的心。 我心如月,皎皎如玉,纵地覆天翻波诡云谲,我独饮一杯清露,笑看红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