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打开今日头条,我上一篇《终于熬出来头了,我们离了吧》那篇文章爆了,评论点赞持续创新高。这让我想起今早看到老板荣哥写的朋友圈:“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年初,上生命数字课程时,老师告诉我们说,2020年是大五鬼年,大五鬼年意味着这一年将面临波折、改变、变革。当下的我们,如果想要做好即将来临的人生功课,就要思考当任何的问题出现时,我们该如何去突破自己,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去改变,去创造。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害怕这种变化,因为很多时候变化不代表坏的事情,它也意味着成长。 “唯有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还是有很多人害怕变化降临。对于很多喜欢按部就班的人来说,改变确实会带来痛苦和困惑,可若是不想被时代抛下,不想活成一条咸鱼,没有谁是不改变就能痛快过一生的。在当下这个巨变的大时代,我们无力改变世界,只能改变自己,如果不改变自己,将会更痛苦。同理可证,一个人如果出现问题,不自省,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去解决问题,而是想着改变他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所以,每次遇到矛盾纠结的点,我虽然偶尔也会痛苦于他人的不理解,但往往最后都会反思到自己身上。我会不断的反问自己:“这件事到底卡在哪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的思考方式有什么不对吗?我是不是又站在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没有理解他人的难处?我怎么样做才能让局面更好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2020年,许多人都发现生活看似稳步就绪,可很多东西都默默的在变得不同了,包括周围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心态。许多人时常面临新的局面,然后又被迫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局面下去做各种新的心理建设。我也彷徨焦虑了一段时间,到最后,渐渐明晰,我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呢?于是,我不再惶恐不安的活在他人的评价中,也不去和其他人比较,只管安稳做好当下能做,需要做的事情,其他交给时间。前几天看完了《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其实这本书对我的认知来说,有点浅显,但我还是对其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不要总觉得安心看书就能积累,所有的能力都是边学边做才提升的快。”2020年,我跟了老师的“相夫教子辅导课”班继续学习,老师讲的第一节课就是教会妈妈们如何自律,再由妈妈们如何教会孩子自律,受益匪浅。进入课程的半个月里,我战胜了自己的惰性和拖延症,每天晚上准时10:30睡觉,并提早一个小时起床,读完了三本书,高质量的陪伴了孩子,挖掘了孩子的潜力,激发了家人的学习动力。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渐渐接纳自己的不足。执着于懒惰,贪恋那一个又一个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刷刷手机,打打游戏就能快速消耗的娱乐时光。执着于目标,只看到终点那个自己最想要的,却无法享受当下的过程。执着于自我,紧紧维护自己的感受,却无法顾忌他人的想法,最后以矛盾收场。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接纳与被接纳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条能让自己稳步成长前进的主线很重要。这几年,时常有人问我说:“亲爱的,每次看你写东西都觉得文笔好好,特别受感动,有启发,你什么时候写新书呢?好期待啊。”我总结了一下,以前觉得一直没有写新书的一些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对当下的自己不够自信,总觉得写出来的东西不满意,也对自己的潜力没有一个积极的期待,也就没有动力。总让自己处在一个犹豫不定的状况,这样的状况让人焦虑,让人倍感煎熬,无法安下来。无法安下来,自然没有办法做好事情,何况是写一本书。都是因为懒,所以才有时间想东想西,给自己制造恐惧,给自己捏造不行动的借口。前一段时间,我压力大的时候,找老师聊,老师说:“人生不过一场游戏,你怕什么,什么就“锁”住你,不是“什么”锁住你,而是你生出来的‘怕’锁住了你。”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机会或者事情,想做而不敢做,往往是被自己的恐惧吓的不敢前进,但真的一旦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去行动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真的做起来很让人恐惧的,特别难得。当我们下定决心去做好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去研究,怎么样可以做的更好,每天都有事情,哪有什么时间去想些乱七八糟的给自己徒增烦恼呢?那就要有一个玩的心态,不要期待结果,勇敢去尝试,一旦尝到甜头就有动力继续玩。在这里,玩是心态,玩是认真的做,玩是放松和专注的投入,这样才能有结果。要学会在做的过程中去享受这个过程,否则做一件事,可能会因为还没结果就死在沙滩上,半路夭折。事先,要制定一个计划和目标,但不必过多执着,这才是最高效的事。有一个概念不能搞混了,那就是玩不代表不专注和不负责,只是心态的放松。事实上,人只有在玩的时候才专注,比如看电视和打游戏,就特别专注,不是吗?本文由“四一”发布,2020年07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