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宝川:如何克制你的拖延症?

 梁宝川Anki 2021-05-28

每日写一篇文章的第2年81天

anki考研找梁宝川

不知大家有没有拖延症,有没有感受拖延所带来的影响。

我对于拖延症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

对于拖延症的危害。

我就一句话可以描述。

拖延毁一生。

真的,拖着拖着我们所有的机会,机遇就都就死了。

这话真不假。

我最不喜的就是拖延症。

本来制定好好的计划,结果就因为拖延。

第一个步骤都没有完成。

整个计划全部都崩溃了。

或者做着做着,感觉很累,突然干别的事情,比如说看电影。

原本是想放松一下的。

结果,后果很不理想。

预计休息一下,只看30分钟的电影,结果看了两个多小时,整部电影看完了。

想继续工作呢,但是还想继续看下去。

这样的情况下。

原本计划毁于一旦。

所以说,拖延毁一生。

上方说的真的是亲身经历啊。

所以,拖延带给我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同样为了解决拖延的问题。

我也专门看了相关的书籍,学习相关的课程。

所以,今天与大家聊一聊,这是我对于拖延的感悟,以及如何克服拖延症。

什么是拖延症

其实对于拖延症的产生。

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

虽然叫做拖延症,也不算是一种疾病。

其实就是人的一种本能。

这个本能是什么?

就是:

麻烦的事情,不愿去做。

简单的事情,愿意去做。

枯燥的事情,不愿去做。

愉悦的事情,愿意去做。

是的,拖延就是一种本能。

是我们人类自诞生到现在,随着时间漫长发展,刻在我们人类骨子里的本能。

所以说,克服拖延。

本身就是一件违反人性的事情。

也就是我们俗说走出大脑舒适区的事情。

但同样意味着。

如果我们一直沉迷于大脑的舒适区,一直顺着自己本能去做事。

那么,我们会越发沉迷于其中。

越发难以脱离。

最后,便自然而然的失败了。

所以对于拖延症的解决。

在初期,要学会多次主动脱离舒适区,让自己适应脱离舒适区的感觉。

但同时也不能长时间脱离舒适区。

因为在初期,如果长时间脱离舒适区,那么一旦回到舒适区。

便会因为舒适区的愉悦越发沉迷其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减肥

一部分人,他们对于减肥是非常执着的。

但执着归执着,行动归行动,初期虽然开始,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

每天坚持跑步,每天坚持减肥。

但好景不长。

坚持不了几天,然后休息一下,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放弃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他们非常用心,他们吃的苦真的是非常的多,他们也是非常累的。

但是,只要有一次,回到一个特别舒适的环境。

享受到环境时带来的美好。

便越发沉迷于其中。

便越发不舍得脱离,最后自然就选择了放弃。

毕竟吃苦和享福,对于大家是一个不用选择的选择

很多人下意识会选择享福,尤其是吃过苦的人便越发注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拖延问题解决不了的原因。

初期的时候太严格,到了后期很容易崩溃。

所以对于拖延症的克服,最开始的时候应该主动坚持低频率的走出大脑的舒适区。

我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个方法。

我给我自己列了一个清单,我取名叫做:

痛苦享受清单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因为我们必须得承认,想要解决掉自己的拖延症,必须需要我们直面痛苦

想着不吃苦就能解决问题,这就好比不吃苦,就想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

想都不要想,不可能。

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主动走出大脑舒适区,去直面自己的痛苦。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不要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坚持一个低频率的做一些令自己比较痛苦的事情即可。

比如说我列了一张痛苦享受清单,要求自己每天去做那些比较令自己感到痛苦的事情。

去享受吃苦,享受痛苦的这一个过程。

你在最开始不用给自己列很多件事情,你就列1~2件事情,甚至1件事情就可以了。

坚持每天做一些,令你痛苦走出你大脑出去去的事情,然后再慢慢累加。

吃苦很重要,直面痛苦很重要。

如果直面痛苦,吃苦都做不到,那么真的应了我之前那句话,拖延毁一生

所以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给自己列一个痛苦享受清单

列出你平时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就是因为感觉麻烦,感觉痛苦,懒得去做。

然后倒逼着自己去执行,每天至少做上1~2件。

逐渐培养自己走出大脑舒适区的习惯,克制自己的拖延症。

清单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