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唱片公司,成立于1982年,是台湾早期知名唱片公司之一,飞碟唱片是许多发烧友收藏的目标,飞碟唱片的内圈,都有统一的格式,资深的收藏唱片爱好者应该有所了解。 一、 内圈定义: 下面我用“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首版CD来看看它内圈是如何定义的? UFO 8754 T111 2888 <02> UFO 代表飞碟唱片公司的简称 87 代表年份,即这张唱片为1987年出版 54 代表这张唱片在飞碟公司总出版专辑排位,即飞碟公司出品的第54张唱片 T111 不用说都知道,代表韩国生产线给该地区压制的专属编号 2888 韩国生产线压片的总排位。这个专辑就是第2888张。 <02> 就是生产的批次,意思就是第二批(版)。 这个定义是非常好理解。一看就明白。 我们再来看看飞碟公司的: 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 与前一张专辑 蔡琴“时间的河” 内圈码: UFO 8753 T111 2546 <02> 时间的河 资料为10月份出版 UFO 8754 T111 2888 <02> 一场游戏 资料为12月份出版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飞碟公司三个月的时间增加一张专辑,韩国总压线的排位数就从2546到2888,也就是说三个月的时间工厂就能生产出300多张专辑(CD唱片),这正常吗? 80年代末期,唱片业是起步上升的阶段,由于压片的工艺精密,机器设备价格昂贵,像国内、港台及东南亚地区都没有生产线。只能委托像日本,韩国,德国等这几个发达国家的地区压制唱片。 从这个角度去看,东南亚等这些发达的地区,歌手还是众多的,不光是台湾,新加坡与马来西来也有多个唱片公司,由于没有压片设备,都把专辑委托到发达国家压片,所以韩国工厂一个月压100来多张专辑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压片工厂只是做这一道工序就可以,而很多的录音室的录音,编辑,及母盘的制作,都是由唱片公司自己制作开发完成的,也就是说三个月生产压制300多盘专辑是正常的。 版本批次:01、02、03……版本,分不同的压片批次。 比如:今天这个专辑生产3万张,就必须让机器休息一会,或是接到另外的订单,先暂停前面一张专辑,过一段时间再接着生产。这样后一批生产的碟片可能就是02了。这些工作必须是非常严谨的,压碟时有某个地方出错了,可能整批盘就都要报废。 音质方面:批次不同,音质一样吗?如果录音室的母盘一直用下去,我认为就不会出现音质的差异。我看到一些像童安格、谭咏麟有什么05,07版本的,这种非常少,以我个人的判断,应该是卖得太好了,唱片公司又要求增加数量。其实音质是没有差异的,但一些烧友要找01的批次版本,在外行看来就是情怀或是钻牛角尖,也许这就是收藏的乐趣吧。 二、出版时间: 以“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为列:本人有四张无码的内圈 分别是UFO_T111 \UFO_长码K \FUO短码 \UFO_G版。 UFO 8979 T111 4686 01 UFO 8979 4331K UFO 8979 G UFO 8979 到底这四张无码的版本,哪一个先发行,哪一个后发行? 下面给大家介绍: ![]() UFO 8979 T111 4686 01 这张就不需多说了。89年出的韩国首版。王杰的个人第三张专辑。很多收藏者都拥有,目前能收藏到一张成色好的就不容易了,再版也较多。 ![]() UFO 8979 4331K 1990年的时候,台湾香港陆续开始引进生产线,K或K1就代表了台湾生产的碟片,这时候,飞碟的韩压T111及滚石日本天龙压片逐渐淡出市场,台湾以K或K1字号为代表的压片内圈占领市场,这个争论不大。 ![]() UFO 8979 这个时期的碟片也是无码的,它就是T111及K字号版本的再版。这一批对应的时间是91到92年,这个时间段所出的歌手唱片,首版就是K版或K1,所谓再版就是“无K“版本,同时也是T111的再版版本,发行量不是很多。 ![]() G UFO 8979 这个G版,是飞碟唱片公司的专属,92年,华纳集团拟订收购飞碟的业务,这个时期,由于版权的问题,飞碟公司的生产线开始以G字头的内圈开始生产碟片。所以这时期发行的G版也是无码的。G版无论是质量还是工艺都很好,也是收藏者的收藏对象之一。95年飞碟被华纳完全控股之后,G版的压片完全被AVS生产线版本代替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