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昼三夜二205 2020-02-03



黄土汤(《金匮要略》)
 
【组成】灶中黄土30g 干地黄15g 阿胶12g 白术10g 甘草3g 附子10g 黄芩12g
 
【用法】水煎,阿胶加水烊化,和药冲服
 
【主治】脾肾虚寒、统摄无权,导致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黯淡。
 
【证析】脾统血、气摄血。脾气虚寒,统摄无权,则血从上溢而为吐衄,下出而为便血崩漏。何以知道此证属于脾气虚寒所致?从血色黯淡,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证知之。四肢不温,是少阴阳虚现象,所以也与肾阳虚损有关。
 
【病机】脾肾虚寒,血失统摄。
 
【治法】温阳健脾,益阴止血法。
 
【方义】此方体现温阳健脾,益阴止血法则。灶心黄土温暖脾阳,恢复脾运,又能止血,治疗主证;地黄、阿胶有补血止血作用,外溢之血可止,已损之血可补,三药同用,能呈止血功效。阳气虚寒而呈失血,如果只用止血药物塞流,不从澄本清源着手,虽日用止血药亦无济于事,唯有温阳健脾与止血同施,标本并图,收效始捷。故用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温助阳气以恢复阳气统摄之权,虽然本身并无止血作用,却能收到止血效果。
 
肝为藏血之脏,肝不藏血常是出血机理之一。此方所治诚然是以脾肾阳虚不能统摄为其主要原因,但肝不藏血的机理亦同时存在。故于温阳止血方中配伍黄芩清肝止血,体现以温阳摄血为主,清肝止血为佐的配伍形式,有相反相成之妙。这种配方法度,很有实用意义。此方配伍一味苦寒的黄芩,历代注家多从诸药过于温燥,反佐本品以制约诸药作解。果如是,理中汤、甘草干姜汤亦能止血,何以不用凉药反佐?今人用附子理中汤止血亦不嫌其温燥又当作何解释?可见本方配伍黄芩之意不是制约诸药,通过黄芩清肝,调理肝的功能而使血不妄行,才是选用黄芩的本意。
 
【应用】原著谓“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本方原为便血而设,审属阳虚不能统摄,其他部位出血亦可应用。
 
【歌括】
温阳摄血黄土汤,术草胶附与地黄,
更加黄芩成反佐,阳虚失血此堪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