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德樊用疏肝清胆,和胃健脾,清暑祛湿药治胆囊炎术后恶心呕吐案

 人在囧途9 2020-07-18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董德懋(1912—2002),满族。著名中医内科专家,1937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中医系。后开业行医。曾任华北国医学院副院长、总务长。建国后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崇尚脾胃学说,既深得东垣补脾之说,又熟谙天士养胃之旨。师承施今墨疏肝、运脾、醒脾之法,以培后天之本,并有所发展。积数十年的临床以验,形成了以调理脾胃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治疗疾病,外感病擅用清解法,内伤病擅用调理脾胃法,并注重内外关系,强调“外疏通,内畅遂;里气通,表自和”。擅治脾胃疾病、心肺疾病、内科疑难病,如哮喘、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萎缩性胃炎、冠心病、血液病、不孕症等。深通气功理论,用气功养生疗疾,主张调气积精全神,治病擅以治养结合。编著有《中医基础学讲义》、《中医药物学讲义》、《董德懋医话》、《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脾胃学说初探》等书。

【医案】

董德樊用疏肝清胆,和胃健脾,清暑祛湿药治胆囊炎术后恶心呕吐案

陈某,女,66岁。

1991年7月23日初诊

主诉:呕吐30余天。

病史:

患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已20余年。因患有血小板减少症,一直采取保守治疗。1991年5月30日右上腹疼痛,高热39.4℃,呕吐不止,全身黄染,5月31日去某医院急诊,6月1日收住院。7月2日行胆囊摘除术(术前检查血小板57×109/I,曾输血若干)。手术时发现胆囊破裂,并已化脓。术后一般情况尚好,惟呕吐始终未止。术后3周,因行造影检查,引起伤口出血不止,发热,呕吐频繁,并吐黑血,大便潜血。7月23日应邀前往诊治

现症:

患者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无力,呕吐,恶心已30余日,亦时见吐血,饮食难入,靠输液维持。右胁疼痛难忍,胃脘胀满不舒,呃逆仍频,口渴心烦,头晕失眠,小便黄赤,大便4日未行,舌质红,舌苔黄厚而賦,脉弦滑数,体温37.7℃。

中医诊断:

呕吐。证属肝胆郁滞,横克脾土,胃失和降

西医诊断:

胆石症术后呕吐

治法:

疏肝清胆,和胃健脾,清暑祛湿。

处方:

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旋复代赭汤三方合方加减。白芍,柴胡,香附,积壳,代赭石(先煎),旋复花,竹茹,半夏,菘香,佩兰,砂仁(后下),莲子肉,白术,薏苡仁,白扁豆,西瓜翠衣,甘草。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7月26日,患者服前药后,即感胁脘舒适,呕吐已止,呃逆亦停,大便2次,但仍为黑色,精神渐趋正常,黄厚舌苔已退,食欲转佳。仍以原法。

上方去砂仁、枳壳、慧苡仁,加西洋参,藕节,枇杷叶。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

7月29日,患者服药3剂后,病势大减,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已能进食,呕吐止,大便正常,未见潜血,伤口处亦无不适,效不更方,嘱其继服5剂。上方加入益气补血之品。

处方:

生黄芪,西洋参,白术,杭白芍,香附,当归,佩兰叶,清半夏,竹茹,代赭石(先煎),旋复花,白扁豆,莲子肉,西瓜翠衣,甘草,炒枳壳。

患者服药5剂后,症状全消失,精神佳,食欲增已能履地,家属恐医生取引流导管时再引起伤口出血,乃告曰:“病已近愈,不致如此。”果然服此方后,导管自行脱落,伤口基本愈合。后儆各项检查均已正常,准备出院

嘱患者出院后可继服本方10剂,以资调理。

本案引自(《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医案精选》)

【评折】

本例患者年高体虚,呕吐日久,本虚标实,治疗棘手。初诊患者乃肝胆脾胃湿热之证,急则治其标,用疏肝健牌、清暑和胃之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旋复代赭汤合方加减。病在炎暑,暑必夹湿,久吐津伤,故用佩化浊和胃,西瓜翠衣清热祛暑生津。治疗呕吐、呃逆,应重用白扁豆,取其补肺开胃、下气止呕之功,并有清暑化湿之效。二诊吐止便黑,瘀血未尽,加生藕节化瘀止血,又虑其本已虚,乃增洋参益气养阴,以顾正气。三诊病势大减,缓则治本,合当归补血汤补益气血,以善其后。

【呕吐简介】

呕吐可出现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实证多见于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痰饮内阻。前两种证型多表现为突然发病,后两者则反复发作。虚证多见于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及胃阴不足,多见呕吐时作时止,伴有恶寒怕冷,或口舌干燥,或倦怠乏力等不同症状。虚实之间常可互相转化或相互兼夹治疗呕吐,当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一般暴病呕吐多属邪实,治宜祛邪为主;久病呕吐多属正虚,治宜扶正为主。一般来说,实证易治,虚证及虚实夹杂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较为难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呕吐可以出现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神经性呕吐、急性胃炎、心源性呕吐、胃黏膜脱垂症、幽门痉孪、幽门梗阻、贲门痉孪、十二指肠壅积症等。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及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