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胁下有一肿块,如同覆盖着的杯子一样,日久不愈。如今恶寒发热、咳嗽、喘促,甚至胸痛,咯吐腥臭浊痰,怎么办? 此种情况,与中医肺积息贲之症相关。 如《济生方》载:“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 宋代《圣济总录》曰:肺积息贲,气胀满咳嗽,涕唾脓血。 治宜行气散结,降气平喘。 对应方:枣膏丸。(来自普济本事方·卷二) 组成:葶苈子300克,陈皮300克,桔梗300克,大枣1500克。 适应证:肺之积息贲证,伴其人恶寒发热、喘嗽、发肺痈。(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表现) 制法:上药除大枣以外加水煎煮3次,合并滤液,加热浓缩为清膏;另将大枣用水煎煮成膏,最后两者合并加蜂蜜,收膏即成。每次服1匙,每日3次。 此方大枣用量最大,这是由于大凡治肺病,总要调中补脾。大枣正甘缓补中,补脾益气。 肺的经气来源于中焦运化的谷气,脾胃中焦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正常,卫气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供养,以完成自身抵御外邪的生理功能。与之相应,人体的津液通过脾胃运化并上输至肺,依靠肺的宣发肃降以布散至全身,并下输于肾与膀胱,排出体外。 这是本方运用大枣的理由。此外,大枣还有缓和药性之效。可缓葶苈之苦寒沉降。 葶苈子泻肺定喘,行水消肿,在治疗咳喘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肺炎高热、痰多喘急、肺原性心脏病水肿、胸腹水肿等方面表现亮眼。其泻肺下降之势迅猛,如一匹善战的狼,大枣的出现,就如战狼家里有一位贤妻,以柔制刚,既防其泻力太过,又携手达到泻痰行水、下气平喘的功效。 故两者相配,正是《金匮要略》之亭苈大枣泻肺汤。可治痰涎壅滞,肺气闭阻,咳嗽痰喘,喉中有痰声如拉锯状,甚则咳逆上气不得卧,面目浮肿,不闻香臭酸辛,小便不利等。 但如果病人实在太虚弱,就算有大枣平衡药性,依然觉得泻力太过,可用贝母和桑叶代替,这两味排脓除痰力度也大呢。 桔梗可引药上行,载药入肺,宣肺豁痰、理气排脓的功效极强。大剂可促进脓疡破溃,加速排脓。可治疗痰液内阻所致咳嗽等。 又胸为肺之分,肺主气,人活一口气,气变就会引起滞阻。导致一切有形血食痰涎,都借滞气而成肿块,肿成就会引起肺气不降,以致生热,所以陈皮这个辛能散,苦能燥湿与泄下的大将也被派上阵来,破肿清热,苦辛降气,燥湿化痰。治痰多咳喘,气机阻滞食停等。 四味药合方,共治肺积息贲并恶寒发热、咳嗽、喘促、胸痛等症。 多说一句,现代肺癌之症,正是类属于中医学的“肺积”、“痞癖”、“咳嗽”、“咯血”、“胸痛”等范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