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 【组成】蛤蚧(洗去腥气,酥炙黄色)1对 人参60g 茯苓60g 炙甘草150g 杏仁(炒、去皮尖)150g 桑白皮60g 贝母60g 知母60g 【用法】】共为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服2~3g 。 【主治】肺虚有热,久病咳嗽,肺气上逆,喘息,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消瘦,脉浮而虚。 【证析】咳嗽、气喘、咳吐脓血,是本方主证;肺虚有热,气逆痰滞,是此证病机;身体消瘦,胸中烦热,是肺虚有热的辨证依据。多因外邪相侵,肺失宣降,气郁津凝,变生喘咳;热郁于肺,损伤肺络,遂吐脓血;长期不愈,肺气日损,遂成肺虚有热,本虚标实。 【病机】肺虚有热,气逆痰滞。 【治法】补虚清热,化痰平喘法。 【方义】肺虚有热,本虚标实,治宜补虚泻实,标本同治。方中蛤蚧擅长补肺益肾,止嗽定喘,时珍盛赞本品补肺定喘,功同人参,益血助精,功同羊肉,与大补元气之人参、甘草同用,能呈益气补虚功效,这一组药在于治其本虚。咳吐脓血,近似肺痈、肺痨,《本草纲目》曾谓蛤蚧能治肺痈,《开宝本草》谓此物能治肺痨,配入方中,既可补虚治本,又可治疗主症。复用杏仁、桑白皮宣降肺气,贝母、茯苓化痰行津,知母清泄肺热,这一组药在于调其津气,恢复肺功,治其标实。合而用之,能呈补虚清热,化痰平喘功效。吴崑谓:“是方也,人参益气,蛤蚧补真,杏仁利气,二母清金,桑皮泻喘,炙甘草、茯苓乃调脾而益金之母也。”言简理明,可资参考。 学习本方,应该注意两点: ①蛤蚧的功用。此物既能止咳平喘,抗痨止血,又能两补肺肾,益气生精,用治此证,可以标本兼顾,一举两得。 ②治疗肺病的组方规律。肺病不论新久,都以调理津气为其机括。方中配伍桑白皮、杏仁、贝母,即在化痰降气,恢复肺功,若与补益肺阴法中的补肺阿胶汤合参,定可从中受到启示。 【应用】 1.以喘咳唾血,日久不愈,体瘦,脉虚为其辨证要点。 2.《御药院方》人参蛤蚧散与此相同,治三、二十年间肺气上逆喘咳,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3.喘甚,加胡桃、五味子补肾纳气;咳甚加款冬、紫菀止咳;痰中带血加白及、阿胶止血;热象显著,加鱼腥草、夏枯草、黄芩清热。 【歌括】 《宝鉴》人参蛤蚧散,喘咳痰血与胸烦, 桑皮二母杏芩草,若非虚热慎勿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