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抗胆碱能药物与痴呆症发生相关 即使20年前服用

 弥勒二世 2020-07-18
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科学家领导、与爱尔兰和美国合作者共同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常用作抗抑郁药或治疗尿失禁的抗胆碱能药物与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即便是在诊断认知障碍前20年服过药。该项研究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题目为:Anticholinergic Drugs and Risk of Dementia: Case-Control Study。

该研究是一项巢式病例对照(nested case-control)研究,是迄今为止调查抗胆碱能药物的最大规模、最详细的研究,共包括了4万多例痴呆症患者。结果显示,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与痴呆症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但仅针对该药物类别中的某些类型药物。然而,该小组表示,这项发现非常重要,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需要减少处方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鉴于许多药物具有一定的抗胆碱能活性,因此一个关键的聚焦点应该是开处方上。临床工作人员、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应密切合作,降低抗胆碱能药物相关的潜在危害。

文章的共同作者、印第安纳大学临床及转化科学研究所创始人Malaz Boustani指出,这些发现清楚地表明,临床医生需要仔细考虑患者的抗胆碱能负担,并权衡其他选择。医生应该审查所有的抗胆碱能药物,包括所有年龄段患者服用的非处方类药物,并确定安全的方法,使个体远离抗胆碱能药物,以保持大脑健康。

抗胆碱能药物的目的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根据作用位点具有不同的作用。目前,已开发出的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治疗抑郁症、胃肠道疾病、帕金森病、尿失禁、癫痫及过敏反应等多种疾病。

然而,众所周知,抗胆碱能药物会影响认知,其用药指导意见建议避免在虚弱的老年人群中使用。之前研究一直无法确定是否痴呆风险的增加特别是由抗胆碱能活性引起,或者这种关联是否是由于药物或处方这些药物所治疗的潜在疾病。此外,很少有人研究长期抗胆碱能暴露与痴呆风险的关联性,后者往往被报道具有正相关。

此次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中超过40000名确诊为痴呆症的老年患者确诊前4-20年内抗胆碱能药物处方记录,患者年龄在65-99岁之间;同时还分析了另外283993例无痴呆症老年人的匿名处方记录。

结果显示,在过去4-20年内,抗胆碱能药物总使用量的增加与痴呆确诊事件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关联性”。然而,剂量-反应联系仅见于某些类别的抗胆碱能药物,包括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度硫平、帕罗西汀,以及泌尿系统药羟丁酸、托特罗定。往大的说,痴呆风险与抗胆碱能活性负担(ACB)评分为3(能跨越血-脑屏障,并具有明确的抗胆碱能活性)的任何处方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或泌尿系统药的使用之间具有相关性。特别是,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与痴呆的关联性在确诊前的15-20年最为明显。这表明,反向因果关系或与早期痴呆症状混淆不太可能解释这种效应。

相反,痴呆风险与ACB评分为3的抗痉挛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或其他类似药物的既往服药史之间没有关联性。药物累积使用量与ACB评分为1(可能具有抗胆碱能)之间也没有剂量-反应效应。

尽管抗胆碱能药物与痴呆症发病机制之间的机械论学联系是有限的,但人类和小鼠的神经病理学研究确实支持了抗胆碱能药物在影响神经退行性病变方面发挥了作用。

有趣的是,抗胆碱能药物,特别是羟丁酸(oxybutyrin),在多个随机对照研究中一直与短期认知下降存在着相关性,因此其痴呆的长期风险是“合理的”。此外,尽管帕金森病患者在不考虑药物使用的情况下仍存在更高的痴呆风险,但抗胆碱能帕金森病药物在之前的研究中也一直与认知能力的下降具有相关性。该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时应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东安格利亚大学健康研究所研究员George Sawa博士表示,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全球大约有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另外,据估计,在英国和美国,需要治疗的膀胱疾病影响超过13%的男性和30%的女性。

不过,研究人员强调,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的患者不应停止服用药物。目前还不确切地了解抗胆碱能药物是如何导致痴呆,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来理解导致这种关联的可能原因。同时,研究人员强烈建议,存在任何顾虑的患者在咨询医生和药剂师之前应继续服用药物。(生物谷Bioo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