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药源性认知障碍,这期我们继续认识下相关药物。 具体的药物种类,可以根据药物抗胆碱能活性对认知损伤(谵妄,轻度认知损伤,痴呆及认知衰退)影响把药物分为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三个等级。 下面为抗胆碱能负担量表(ACB量表):
注:对有谵妄、轻度认知损伤或痴呆用药史的患者,临床医生在开具有明显抗胆碱能活性的药物时,需考虑多种药物的累计效应,当患者服用的药物抗胆碱能总负担分数≥3分时医生需考虑换用其他ACB分数<3的药物或换用抗胆碱能活性较低的药物即将总的药物ACB分数降低到<3。 ![]() 除了药物可以导致认知障碍,有些疾病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哦。 一、心血管疾病 1、高血压被认为与认知障碍相关,降压治疗能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选用,而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是否有减少认知障碍的作用尚不完全明确。 二、糖尿病 糖尿病人群中,痴呆患病率较健康人群升高2.0~2.5倍,与神经变性性痴呆尤为相关。积极控制糖尿病、及时发现认知障碍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慢性阻塞性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可以直接加重大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导致慢性脑缺氧。这两者均可以导致认知功能损害,造成痴呆的发病率上升,保持有效的气道通畅在这部分人群中对防治痴呆有重要意义。 四、甲状腺功能障碍 1、多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无明显认知功能损害,较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精神运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淡漠、嗜睡及抑郁等,导致痴呆者少见。约3%-5%患者出现精神心理症状。 五、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类似痴呆的神经精神综合征,但认知和行为障碍通常在其他神经系统症候之后出现。肢体的麻木和针刺感(感觉异常)是最常见的神经症状,遗忘和易激惹则是最常见神经精神表现,长期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精神病症和严重痴呆。 六、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痴呆。真菌感染,特别是隐球菌感染,是造成认知功能损害的罕见原因,多见于免疫低下个体。寄生虫(如弓形体)也可导致痴呆,影像学和脑脊液病原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七、梅毒 由梅毒导致的痴呆一般称为麻痹性痴呆,其典型表现为明显行为紊乱,包括幻觉、情绪不稳定、妄想和躁狂,一般发生于暴露性接触15~30年后。 八、其他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正常压力性脑积水、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下期我们继续介绍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 参考资料: 1、药源性(抗胆碱能)认知功能障碍健康管理共识(广东省药学会 2018 年 10 月 26 日发布) 2.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 老年人认知障碍诊治专家共识撰写组. 中国老年人认知障碍诊治流程专家建议[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 33(8):817-825. ![]()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审核:高珊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