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解析“风邪”,带你了解“百病之始”

 乖乖隆的冬万马 2020-07-18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伤风感冒、偶感风寒、风湿骨病......这些与“风”有关的疾病,很多人认为这里的“风”就是自然界的“风”,其实,并非如此。

那这里的“风”究竟是啥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

何为“风邪”?

风即风邪,与寒、暑、湿、燥、火(热)同为自然界的正常气候现象,古时称作'六气'。“六淫”即对应“六气”的异常变化的一种称谓。中医借用“六气”来概括所有由外界因素干扰人体所致的疾病原因,因此有“六淫病邪”之说,是谓“风寒暑湿燥火 ”为六邪,以“风邪”为首。

为何“风邪”是百病之始?

《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风论》曰:“风者,善行而数变。”

风是自然界流动之气,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在风的带动下有了“翅膀”,变得无孔不入。这也是风邪会成为“六淫病邪”之首的主要原因。

“风邪”有哪些危害?

从风辨证,中医认为,由“风邪”所致的疑难杂症,主要可分为外风证和内风证。

外风

一般指风邪侵犯人体后,因治疗不及时或误治,导致诸多病证,如出现头痛、头晕等。

内风

一般由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其病机与病证有肝阳化风,如中风、半身不遂、震颤;热盛动风,如高热痉厥;血燥生风,如皮肤病中的干燥、瘙痒、脱屑;阴虚风动,如病毒性脑炎后遗肢体筋挛肉,手足蠕动。

风邪致病,病情急且重

风时起、时息,风向亦多变幻,因此以风邪为先导的病征,具有发病迅速和变幻无常的特点。因着四时六气不同,人体素质之差异,在临床上有风寒、风热和暑热等的不同证候,在病程中还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

感受时行病毒者,病邪从表入里,传变迅速,病情急且重。当风邪侵入人体经络脏腑时,则会出现中脏腑或者中经络的现象,轻者容易引起高血压伴头晕、头痛,重者可能引发“中风”,遗留半身不遂。

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由于风、火、痰、瘀等邪气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脑失所养为基本病机,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

中风后遗症,由于风、火、痰、瘀等邪气上扰,导致脑脉阻塞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机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平肝熄风、益气活血等法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