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有一位诗人德行卑劣、恶名远扬,他的一首诗却让人百读不厌

 柠檬猪nyzbh9re 2020-07-18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是流传很广的一个道理,当然了,只凭借文化的高低来鉴定一个人的品行是不严谨的,不过这句话既然能够普遍被世人所接受,也说明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自古以来,德艺双馨、德才并重的文坛大师不在少数,但是在历史上也有为数不多的反面例子,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唐朝的诗人,以德行卑劣而恶名远扬,令当世所不齿,然而他的一首诗却让人百读不厌,他就是宋之问。

宋之问其人

宋之问其人出生于书香世家,本来家学渊源,宋之问又肯下苦工夫,从小就饱读诗书,长大后练就了超群出凡的才华。然而可惜的是宋之问有才却无德,他的文采,和他卑劣的德行几乎一样高,这两者共同出现在宋之问身上可谓是反差鲜明。宋之问开始通过科考走上仕途之时,正是武则天时期。宋之问为了功名利禄,不惜用尽各种办法,可谓是丑态百出,把唐代诗人的脸面都丢得一干二净。

当时武则天非常信任张易之两兄弟,宋之问了解到后立马对张易之兄弟讨好巴结,到了什么地步呢?张之易兄弟因为附庸风雅、吟诗作文而被武则天垂青,其实这些统统都是宋之问帮忙代笔的,这还不止,宋之问为了利益简直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张之易方便时,宋之问竟然亲自伺候,这样的猥琐的姿态真的是让人气得眼睛都能瞪出来。

妄图侍奉武则天

话说,宋之问本人也的确是一位伟丈夫,如果仅从外表看的话,宋之问的长相也算是仪表堂堂,身材也十分魁梧。因此宋之问以为自己不仅才高八斗,而且还是个美男子,如果不拿自己去进献皇上,那真的是替她没有发现自己而感到惋惜。因此宋之问动了想要侍奉武则天的念头,甚至还为武则天写了一首深情意切的诗词: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以表达他急切并真诚的想去侍奉武则天的心情。然而却因为“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被武则天拒绝,差点没把宋之问羞死。

不仅武则天不喜欢宋之问,乃至后来的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都对宋之问没什么好感。在这些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上台,最先办的事就是打击宋之问。不仅皇帝不喜欢他,百姓同样也不喜欢他。武则天后,是唐中宗,因为唐中宗要清扫前朝的势力,所以最先打击的对象就是当年向深切讨好武则天的宋之问,把他的官职给削了,并把他流放至泷州。但是宋之问不甘心,偷偷又返回了京师,到了京师他就找到他的老熟人张仲之。在当时窝藏犯人是重罪,不过张仲之一来胆子大,二来他本人也是个为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的汉子,他觉得昔日的好友走投无路,就冒着天大的风险把宋之问藏在家里。

不过张仲之这人虽然是个汉子,看人的眼光却不咋地。在那个时期,正摊上权臣武三思祸乱朝纲,张仲之毅然决然连同驸马都尉王同皎等一批忠义之士,密谋刺杀武三思。由于张仲之一直把宋之问当成自家人,所以这件事也没瞒着宋之问。不料宋之问在得知这件事之后,觉得自己翻身的机会要来了,但他本人不方便出去,于是他就联系自己的侄子宋昙向朝廷告发了这件事,结果张仲之和与他密谋的忠义之士没有一个例外,全部都被满门抄斩,而宋之问不仅不必为先前的罪过承担责任,反而可以加官进爵。用恩人的血染红了自己的官袍,宋之问此等行径在当时被天下人唾骂。

在唐朝诗人中,能遭到朝廷和百姓一致厌恶的诗人,宋之问还是独一份儿。

宋之问虽然如此小人,但有一点不得不服,他的才学是公认的高明。比如《新唐书》对宋之问的人品描述得可谓是不敢恭维,但是在批判的同时,也肯定了宋之问的文采。宋之问的五言律诗在唐朝可以说是最高水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一首令世人百读不厌的代表作。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表面上写着想家,但实际上说,离家越近,越不敢问家里的情况,因为宋之问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反而对自己脑海中对家乡美好的寄托荡然无存。诗词通俗易懂,意味着相当深刻;跟踪自己的心理,描写的非常细致,没有做作,而是自然之美。

这首诗的开篇写了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自己被流放到这么一个地方,本就够惨的了,而且又不能和家人联系,他不知道家人怎样,家人也不知道他的生死,而且又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经冬历春,捱过岁月的长河。宋之问在被朝廷流放的那段日子。心中一系列负面的感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看着像是一笔带过,其实作者蕴含了很深的意思在里面。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学习任何精神心理慰藉的生活问题情景,以及度日如年、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精神痛苦,都让读者感怀深处,彷佛亲眼见到一样。这两句可以平平叙起,从容有效承接。

宋之问家有人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也有人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距离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汉江”都不是很近。 所谓“近乡”,仅仅是从心理习惯上看,就像今天住在北京的人一样,一看到黄河就感觉到了故乡一样。根据平时的情况,这两句话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写的却完全脱离了平时的情况:“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细细琢磨,可能只有这么描述,才能和前两句中揭示的“规定场景”相对应。

因为作者被降职又被贬到偏远的地方,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收到家人的任何消息,一方面,虽然日夜在思念的家庭,另一方面,总是担心家庭的命运,害怕自己的疲惫以及因为其他原因让自己的亲人遭受不幸。 “音书断”的时间越久,这种思想和忧虑就越发展到两极,形成了既期待故乡的消息,又害怕消息传到自己耳朵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从情绪低落回来的路上,特别是经过汉江,接近家乡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来的恐惧、忧虑和模糊的预感,现在似乎很快得到了路上一些熟人的证实,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残酷现实;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渴望立即被无情的现实打破。因此,“情更切”就成为了“情更怯”,本来是“急欲问”,突然就“不敢问”。 这种情况是在“岭外音书断”的背景之下心理矛盾的必然发展.. 通过感到更胆怯和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强烈的自我克制欲望和由此产生的心理痛苦。 这种写法是真实的、充满感情以及令人寻味的。

独特的人生经历

这首诗的作者从泷州逃回家里,经过汉江,写了这首诗。 宋之问家庭中的巩县,汉水从巩县,尽管存在很多路径,但相比岭外的泷州,距离方面还是不存在问题的,因此诗曰“近乡”。诗的语言,浅近非常流行,但是突然一读,仍不免有疑问。一个流浪离家半年多,到回家的旅程,在欢乐气氛,而这种喜悦,也与家庭日益密切,越来越强烈,因为。 宋之问却偏偏说“近乡情更怯”,甚至不敢问他的家人的消息,这不是有点不合理?

要解开我们这一一个疑团,必须高度重视诗的前两句,它们可以提供了必要的线索。 到了谴责之后,诗人中断了与家人的联系,这种断联系的状态持续了半年多。在这种情况下,心中的诗人的状态怎么办?诗人也想知道他家的消息尽快。不过,假如能听到一个好消息,固然会带来无限欣喜,但万一出现相反呢? 那么,期待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不会突然破灭吗?

既然如此,不如让这继续下去含糊不明,因为毕竟还是有希望的一切都是好的啊。这种问题想问而又不敢问的矛盾进行心理,反映了诗人产生焦虑痛苦的心情。伟大的诗人杜甫在战乱中与他的亲戚分离,他家人的消息他不清楚。在“述怀”这首诗中,他写了这些句子。“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尽管这两名诗人的身份不是一样的,造成音书断绝的原因,通过分析也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却完全可以相同。 当然,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而是这种特殊微妙的心态。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看似不合情理,其实我们只是看他们的情况比较特殊而已。

以上的思考,认识的过程,能使我们对这首诗巧妙的抒情艺术,有更深的认识。诗人在一步一步地描述了背景之后,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毫无保留地倾诉了自己的矛盾心理和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