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何不画杨?

 昵称33569052 2020-07-18

画山水先画树,树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在历代山水画中,似乎很少(几乎没有)见到杨树的影子。

是古代没有杨树吗?

要说杨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生物时代,但在古代文学中,一切以杨命名的树,似乎都没杨树什么事儿。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百步穿杨、杨柳依依,这些说的都是柳树,观音菩萨手中的“杨枝净水瓶”,里面插的也是柳枝……

你看,古代的杨是柳,柳是柳,杨柳还是柳。

古人为何不画杨?

古代文人多住南方,而南方很少种植杨树,在他们的心目中,压根儿就没有杨树的概念,至于柳冠杨姓,传说是拜隋炀帝所赐(就只是传说而已)。

在杨树和柳树都种的北方,就很少称柳为杨柳,最多称垂柳。

杨树则直接叫白杨、青杨或栘杨……

另外,因为遇风则摇,杨树还有个挺诗意的别名——独摇。

既然早就有杨树,为什么古人很少画杨树?

先来看看柳树和杨树在文学诗词中的意象,也许能发现点儿什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古往今来,柳一直是文学作品极为钟爱的意象,咏柳喻人,借柳送别,咏柳抒情……

还以柳喻万物复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因为柳和柳谐音,所以古人送别都折枝柳条,寓依依不舍之意。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更适合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情思。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张九龄《折杨柳》

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梁简文帝《折杨柳》

被文人吟咏无数次的柳,也是画中的常客。

古人为何不画杨?

▲ 马远《山径春行图》

古人为何不画杨?

▲ 夏圭《西湖柳艇图》

古人为何不画杨?

▲ 李迪《春郊牧羊图》

再来看看杨树的意象吧!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李白《劳劳亭歌》

门客空将感恩泪,白杨风里一沾巾。白居易《过高将军墓》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佚名《去者日以疏》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佚名《驱车上东门》

如此阳光,又如此悲怆!

古代文人常以白杨传递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民间也有在墓地种植杨树的习俗。但古人似乎不太喜欢白杨,认为白杨的叶子吹起来哗啦啦的缩得慌……

纵然如此,白杨的倔强气质也还是赢得了有识之士的赞美!

尤其是近现代诗歌中,对白杨的意象更倾向于人格化,有借白杨歌颂北方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白杨礼赞》,有以白杨赞誉边防军人的《小白杨》。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月下鼓楼情》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古楼雪夜》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林中秋月图》

作为北方最普通的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杨树的影子。

生命力旺盛的杨树,从来不会对环境说不,也从不理会任何恶意,更不讲究生存条件,旱涝晴阴都不能影响它的成长,只要有土就行!正因为此,在荒瘠戈壁昂然挺立的是它,与战士一起固守边疆的也是它。

从审美上来说,杨树的外形条件也可圈可点,伟岸、挺拔、生动、俊朗……

加上其坚韧、正直、向上的特性,终究走进了画家的视野,成为画家乐于表现的题材,也成为装点空间和彰显格调的风尚新贵。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雪霁图》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雪霁图》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古杨》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皇城古树》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京郊早春图》

古人为何不画杨?

▲ 赵准旺《鸟趣图》

田园画家赵准旺笔下的杨树遒劲、野逸、恣肆,或驻扎水岸,或挺立于红墙内外,无论嫩芽初绽,亦或寒桠沉枝,在苍润浑厚的霜雪冷月中,水墨淋漓出生命的张力。

秋风呼霜白寒栗,白杨独领绿生气。

越是来源于生活的朴实无华,越能打动画家的心,在画家个性化的笔墨演绎下,平凡的杨树,绽放着震撼心灵的生命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