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解密

 南山友 2017-12-03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把柳树称作“杨柳”,柳树跟杨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被称为杨柳呢?
《说文解字》中“柳”的小篆形体写作左边是木,右边一个“丣”。许慎解释说“从木,丣声。” 丣是古文的“酉”字。
可是我们看甲骨文的形体是写作上下结构的,上部是木,下部是两竖,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弯。金文写作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这部分跟甲骨文相同,散盘中的形体是上下结构,下部是木,上面的部件是一样的。
也有人也解释说声符丣跟天干地支中的“酉”有关,表示日落时分。这样,“柳”就跟丧葬、扫墓插柳活动联系在一起。这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我们回到《说文解字》对于柳的解释。许慎说“柳,小杨也”,是说柳就是小杨树
柳为什么成了杨树呢?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说“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那“杨”又是什么呢?
许慎的《说文》中只说杨是树木的名字,从木,昜声。《尔雅·释木》里说:“杨,蒲柳。”
也就是说,“柳”的意思是比较小的蒲柳。蒲柳学名叫红皮柳或水杨,长在河流边,春天会飞出白色的絮。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柳”,其实是柳属植物的泛称。从今天的学科分类来看,和杨柳科里杨属植物的白杨、胡杨等杨树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读过《白杨礼赞》,知道白杨有着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是一种高大的乔木,而柳树往往是枝条下垂、婀娜多姿,它是灌木。古人所说的“杨柳”,其实就指的是“柳”。
古人还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是因为柳树的“柳”与留下的“留”谐音。
“柳”在历代的诗词中也往往与思念有关。比如李白有一首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远在他乡的人,听到了折杨柳的曲子,谁会不想念自己的家乡呢?自古以来“柳”往往会唤起人们依依不舍的感情。
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意象中,最重要的植物就是杨柳。这是有道理的。
除了前面我们所说到的“柳”跟送别和有关,柳还常常被当做春天的象征。唐宋时候,到了寒食节、清明节,人们会在家门口插上柳枝,还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去踏青。一直到今天,民间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往往还把柳条插在坟头上表示纪念。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两大主题,一是关于春天,二是关于送别。而柳恰好是能够同时具备这两大主题的元素,所以诗文中咏柳之作数不胜数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由于柳树枝条婀娜,随风摇摆,所以人们往往用来比喻美女,说他们是“杨柳细腰”、“柳眉杏目”。李清照《蝶恋花》写道“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这就把柳拟人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