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库地名】法库三面船镇村屯名字由来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法库县三面船镇

自然概况

法库县三面船镇,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位于县城南、偏西,辽河右岸,距县政府所在地法库镇40千米。东与依牛堡子镇相邻,西与新民市陶屯乡接壤,南与新民市罗家房乡搭界,北与大孤家子镇毗连。全镇辖23个村、屯。其中,行政村16个、自然屯7个。2003年总户数6636户,总人口22558人。2011年总户数6563户,总人口22111人(农业人口21185人,非农业人口1373人)。共有少数民族273户、976人。其中:满族44户、135人,蒙古族3户、7人,回族203户、740人,朝鲜族23户、94人。新铁高速公路,由境内通过,并在二台子村设有出口。境内季节河3条,大康堡子河,经由栖霞堡子二台子、新三面船、大康堡子村进入三面船,最后注入辽河。建大小桥(涵)358座。沈阳市回民墓地坐落在本镇南马家沟村境内。

政区沿革

旧属铁岭县管辖。清光绪十二年(1906),划入法库直隶厅,归正南路巡警分区(驻地大孤家子)。宣统二年(1910),实行地方自治,隶属法库南二乡(乡自治会驻地依牛堡子)。民国初年,政区沿袭旧制,民国十二年(1923),实行区村制,隶属法库第四区(区公所驻地依牛堡子)。民国十七年(1928),区划调整,划归第三区(区公所驻地大孤家子),设三面船、二台子、马家沟3个主村,领6个副村。伪满时期分属造化屯、三面船、依牛堡子3个村,辖17个屯;国民党占领时期,改村为乡、改屯为保。1948年2月,法库全县解放,隶属法库县第四区(区政府驻地三面船),辖17个行政村。1956年,撤销区村建制,分属三面船、造化屯、依牛堡3个乡;1958年并乡,分属三面船、依牛堡两乡。1958年9月,依牛堡子、三面船两乡合并建立“卫星人民公社”,驻地三面船。1959年更名“三面船人民公社”,辖22个生产大队。1960年,增设6个生产大队。1961年划出东境14个生产大队,成立“依牛堡子人民公社。本社在原14个生产大队的基础上,又增设了5个生产大队。(前三面船大队于1981年更名为新三面船),辖20个生产大队。1968年6月,成立“三面船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革命委员会改为管理委员会。

1983年末,实行乡村制,改为“法库县三面船乡”。1985年,更名为“法库县三面船镇”。2004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小造化屯村并入大造化屯村、小双台子村并入大双台子村、苗家沟村并入马家沟村、李家房申村并入朱千堡子村。

村屯名称由来

【新三面船村】新三面船村,曾名“前三面船”、“小堡子”,建制村。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县城南、偏西,距县政府驻地法库镇40千米。东与本镇大康堡子村相邻,西与本镇三台子村接壤南与本镇三面船村为界,北与本镇二台子村毗连。清初,有刘、石、张三姓来此跑马占荒,年久成村,由于满族较多,遂名“卡邦什堡子”(系满语,含义不清)。后因村落居于辽河岸边,土地平坦而肥沃,又紧靠码头,商业繁盛,人少地多,家家富裕,乃小康之村,遂更名为“大康堡子”。1961年另立大队时更名为“前三面船”,属于大康堡子村的一部分。1981年12月15日,更名为“新三面船”。

【三面船村】三面船村,曾名“河沿”、“卡邦什堡子”,“小康堡子”,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南,距镇政府所在地新三面船村0.5千米。东与依牛堡子镇三草根泡村相邻,西与本镇三台子村接壤,南与新民市罗家房乡二道房村搭界,北与本镇大康堡子村毗连。

明朝中叶,有山东许、刘二姓来此垦荒定居,并有人以打鱼为生。因该村坐落于辽河北岸,靠近岸边有座小山,得名“河沿”,意为“辽河沿”。由于水运发达,成为一处主要河运码头,每日往来船只不断,站在村中制高点,可望见三面船帆,故更名为“三面船”。据传说此地曾挖出过一个石柱,上面刻有一付对联,对联云:“依山傍水千帆竞过辽河岸,兴商通货人财荟萃三面船”。由对联可见当年此处的繁华与兴旺。史料记载,三面船在清朝末期是辽河沿岸的重要码头,为法库门至营口间的水路运输枢纽。当时三面船有粮栈20余家,商业比较兴盛,设有财政局,隶属奉天总督,署局长和3名办事员专掌征税事务。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由于辽河水量减少,水运衰落,多数粮栈也随之关闭,商业转向萧条。三面船在历史上曾是一处主要的水运码头,是我县早期的一处商贸繁华集镇。

【朱干堡子村】朱千堡子村,曾名“朱千总堡子”,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辖李家房申1个自然屯。位于镇政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10千米。东与本镇李家房申村相邻,西与本镇丁家屯村接壤,南与本镇小辛屯村搭界,北与大孤家子镇郭家窝堡屯毗连。清雍正年间,有朱姓者由山东省莱州府迁居此处垦荒,年久成村,因朱姓者曾是朝廷任命的“千总”(官名、带兵人,明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分为三大营,设有千总;清代绿营军制,守备以下有营千总。漕运总管辖下各卫和守御所分设千总),故名“朱千总堡子”,伪满时简称为“朱千堡子”。在朱千堡子村西1千米处的营盘山的东坡处,有一边长为245米的方形辽代古城遗址,城内出土了不少遗物。

【李家房申屯】李家房申屯,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与朱千堡子村合并,隶属朱千堡子村。位于镇政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9千米。东与本镇南马家沟村相邻,西与本镇朱千堡子村接壤,南与本镇小辛屯村搭界,北与大孤家子镇敖牛堡子村毗连。清康熙年间,有李姓家族由山东迁来到此处垦荒首居,年久成村。因有李家老房宅遗址,遂得名“李家房申”。

【丁家屯村】丁家屯村,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9千米。东与本镇朱千堡子村相邻,西与本镇小造化屯村接壤,南与本镇小辛屯村搭界,北与大孤家子鎮土井子屯毗连。清咸丰年间,有丁姓者由山东迁来此地开荒种植首居,年久成村,遂名“丁家屯”。

【大造化屯村】大造化屯村,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辖小造化屯1个自然屯。位于镇政府西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7千米。东与本镇小辛屯村相邻,西与登仕堡子镇石砬子村接壤,南与本镇大桑林子村相交,北与本镇小造化屯村毗连。清康熙年间,有班姓者两户来此首居开荒,继之又有张、胡,吴、邵等户来此定居,年久成村。因上地肥沃,连年丰收,遂认为这是老天恩赐,乃系一种造化,为了吉祥,遂名“大造化屯”。

【小造化屯】小造化屯,自然屯。原为建制村,2004年2月与大造化屯村年合并,隶属大造化屯村。位于镇政府西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9千米。东与本镇丁家屯村相邻,西与登仕堡子镇石砬子村接壤,南与本镇大造化屯村搭界,北与丁家房镇白家窝堡屯毗连。清康熙年间,有班姓者由大造化屯移居此地垦荒定居,日久成村。因土质肥沃,连年丰收,又因距大造化屯近,比之村小,故名“小造化屯”。

【南马家沟村】南马家沟村,曾名“陷马沟”、“马家沟”,建制村。康属三面船镇。辖苗家沟,崔家沟2个自然屯。位于镇政府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6.5千米。东与依牛堡子镇崔家屯村相邻,西与本镇小辛屯村接壤,南与本镇南团山子村搭界,北与本镇苗家沟村毗连。清初成村,因该地四周环山,中间是一片沼泽地,终年积水不断,马匹若经此地必陷于淤泥中,故名“陷马沟”。立县后,亦因村中马姓者居多,遂更名为“马家沟”。后因县内重名,于1981年12月更名为南团山子。

【苗家沟屯】苗家沟屯,自然村。原系主村,2004年2月,调整村级规模与马家沟村合并,隶属马家沟村。位于镇政府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8千米。东与依牛堡子镇椴树沟村相邻,西与本镇南马家沟村接壤,南与依牛堡镇崔家屯村搭界,北与大孤家子镇大岭村毗连。清雍正年间,有苗万庆由山东迁来此处开荒种地,年久成村。因宅舍建在沟谷处,得名“苗家沟”。

【崔家沟屯】崔家沟屯,自然屯。隶属马家沟村,位于苗家沟村南2千米。地势为丘陵。清嘉庆年间,有崔姓者由山东移来此地于沟口处建宅舍首居,年久成村,遂名“崔家沟”。

【小辛屯村】小辛屯村,原名“小心屯”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辖马家屯、花家屯2个自然屯。位于镇政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7.5千米。东与本镇南马家沟村相邻,西与本镇大造化屯村接壤,南与本镇栖霞堡子村搭界,北与本镇李家房申屯毗连。清雍正十年(1732),河间府马探庄农民马久明率家族乡里来此垦荒,相继有李、王、吴三姓占地开荒于北伏山堡,因安官立县要捐怕拿不起,遂把标桩拔回,埋在李家房申南岗。人们都说他们心眼小,遂称其为“小心屯”。因“小心”带有贬义,遂将该“心”改为了此“辛”,音同字不同,但却没了贬义,遂称其村为“小辛屯”。

【马家屯】马家屯,原名“达连太”,自然屯。隶属小辛屯村。位于小辛屯东1千米,地势为丘陵岗地。清初,有从山东河间府逃难的几户垦荒者于此首居,初名“达连太”,后因移住者增多,姓马的人多户大,遂更名为“马家屯”。

【花家屯】花家屯,自然屯。隶属小辛屯村。位于马家屯西1千米,地势为丘陵岗地。清乾隆年间,有花姓者由山东迁来此处垦荒首居,年久成村,得名花家屯”。

【栖霞堡子村】栖霞堡子村,原名“栖尔霞堡子”、“下卜”,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4千米。东与本镇南团山子村相邻,西与本镇小桑林子村接壤,南与本镇大双台子村为界,北与本船镇小辛屯村毗连。传说,清代,有一北京城西门外的“提督辖官”告老后,隐居于此。该官孤芳自赏,以“栖霞居士”自诩。后有宋、林、秦、万、于、柴、阎、张等八户,由山东移居此地落户垦荒,日久成村,便以隐居者“名号”名之,称该村为“栖尔霞堡子”,民国年间改称“栖霞堡子”。

【大双台子村】大双台子村,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辖小双台子1个自然屯。位于镇政府西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3千米。东与本镇二台子村相邻,西与本镇大桑林子村接壤,南与本镇三台子村搭界,北与本镇小双台子村毗连。明朝末年,有刘、万、朱三姓,从河北迁居此处开垦种植,年久成村,因宅舍建在古时遗留下的两座高台之处,又临近于小双台子,故名“大双台子”。

【小双台子屯】小双台子屯,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与大双台子村合并隶属大双台子村。位于镇政府北比,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4千米。东与本镇栖霞堡子村相邻,西与本镇大桑林子村接壤,南与本镇大双台子村相交北与本镇小辛屯村毗连。清初成村,因村内有一土台子,传说系古时的一处烽火台,村落临近大双台子,相对而小,遂称“小双台子”。

【南团山子村】南团山子村,曾名“团山子”、“东团山子”,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距镇政府驻地新三而船村4千米。东与依牛堡子镇崔家屯村相邻,西与本镇栖霞堡子村接壤,南与本镇二台子村为界,北与本镇南马家沟村毗连。清康熙年间,有关姓者由长白山迁来此地定居,因村东有一圆形小山,遂名“东团山子”。继之又有居民陆续迁来,建舍于山的西侧,称“西团山子”。后因年久日深,来者日增,两村连成一片,遂名“团山子”。之后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问题,按地理位置,以方位区分之,于1981年12月更名为“南团山子”。

【大桑林子村】大桑林子村,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回民集聚区。位于镇政府西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5千米。东与本镇三台子村相邻,西与本镇小桑林子村接壤,南与新民市陶屯乡蓝旗堡村为界,北与本镇大造化屯村毗连。清康熙年间,有刘姓者从山东移来此处垦荒定居,因村后山上多桑树,至乾隆年间,经刘进孝命名为“大桑林子”。

【小桑林子村】小桑林子村,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回民集聚区。位于镇政府西北,距镇政府驻地新新三面船村6千米。东与本镇大桑林子村相邻,西与新民市陶屯乡古家子村接壤,南与新民市陶屯乡蓝旗堡村为界,北与登仕堡镇大辛屯村毗连。清乾隆三年,有石家庄丁姓汉族者迁来此处垦荒耕种,后又有石姓回民迁居于此,年久成村,因村边有桑树,又距大桑林子较近,遂名“小桑林子”。

【二台子村】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1千米。东与本镇新三家子村相邻,西与本镇大双台子村接壤,南与本镇新三面船村为界,北与本镇南团山子村毗连。清乾隆年间,有山东农民朱士玉和裴姓者迁居此处垦荒种植,年久成村,因两姓宅院分属于两处高地,形如二台,故名“二台子”。另据考证,此地为清初柳条边老边,后经展边北移,遗留有旧边遗址,此地曾为柳条边边台。

【新三家子村】新三家子村,原名“任三家子”,“三家子”,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东北,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2.5千米。东与依牛堡子镇四家子村相邻,西与本镇二台子村接壤,南与本镇大康堡子村搭界,北与本镇南团山子村毗连。清代,有任、张、曲三户迁居此处首居,因任姓者居多,得名“任三家子”,后简称“三家子”。地名普查时,因县内重名,于1981年12月,冠以“新”字区别之,更名为“新三家子”。

【三台子村】台子村,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西,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1千米。东与本镇新三面船村相邻,西与本镇大桑林子村接壤,南与新民市罗家房乡二道房村为界,北与本镇大双台子村毗连。传说古时此地有三个烽火台分为东、西、后三处,有移民依台居,形成三个聚落,后三村连成一片合称“三台子”。亦说此地是清初柳济边边台之一,因此得名“三台子”。

【大康堡子村】大康堡子村,原名“大卡邦什堡子”,建制村。隶属三面船镇。位于镇政府东,距镇政府驻地新三面船村0.5千米。东与本镇新三家子村相邻,西与本镇新三面船村接壤,南与本镇三面船村为界,北与本镇二台子村毗连。清雍正四年(1726),有满州旗人移居此处垦荒种植,向铁岭蓝内仓纳粮,日久成村,遂名“大卡邦什堡子”(满语“吉祥如意”之意,又说“八旗”之意)。后因呼之不便,简称“大康堡子”。

编辑:康平法库微同城  图片来源:网络

法库故事更新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