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博观察(三):关于人工智能的对话

 新用户84877682 2020-07-18

以往创业者、资本蜂拥而至造成的“人工智能狂欢”的热潮,到近两年已经慢慢开始退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应对人工智能落地和应用时变得更加理性和严肃。



文|Alter


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以往创业者、资本蜂拥而至造成的“人工智能狂欢”的热潮,到近两年已经慢慢开始退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应对人工智能落地和应用时变得更加理性和严肃。

同时政府、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断深化,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变得更加实用和符合商业价值需求,行业的应用也更加规范化和规模化。

尤其是一部分 AI 科技的优秀企业已经在全球崭露头角,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变得越来越成熟。

5月27日的数博会“人工智能”高端对话上,李培根、郑叶来、裴健等围绕“人工智能”的话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在这场对话中,或许可以进一步认识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

李培根:融合与超越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看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是CPS,即数字世界或者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包括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制造商与客户的融合。

对于企业而言,一个重要的融合就是制造商与客户的融合,表现为如何满足客户的存在感。比如有些给孩子玩的机器人产品,一开始会特别高兴,但是玩了两天就不玩了,就是没有考虑到小孩的存在感。

同时在这个融合的时代,还需要有超越。

一是超越经典的科学认知。从前的科学技术解决的是确定的、有固定模式的东西,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非确定的、没有固定模式的问题也能较好解决。

二是超越时空的认知。现在购物空间被突破了,医生可以远程指挥手术,未来可以在家中漫游超市,还有很多很多会超越人们感知和想象力的事情,这需要超越时空的意识。

郑叶来:数权和AI的产权问题

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主要探讨了数据+AI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数权”问题。

在以前是人和人产生数据,未来是机器和人交互产生更大的数据。这里面一个问题不能回避的,数据的主权是谁的?

人类管理物理世界的物权有几千年的历史。对数字世界的数权的理解与管理才刚刚开始,作为AI的基础之一的数据,必须被合法、合规尊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务方要有明确的边界意识,对用户的数据保持清晰的边界与足够的敬畏。

第二个是数权和AI的产权问题。

这个问题到了企业和政府上云的时候,变得不能回避。服务方要有必须的边界,数据之权和AI的主权能被拿出来讨论,总的来说是基于大家次的契约和共识,否则无解。

裴健:产业、智能与计算需要紧密结合

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裴健认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者独立维度提供的,因此需要企业自己的集成和组合。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技术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令中小型企业苦不堪言。

因此需要一个共生协同的平台和生态,实现计算和智能深度融合,让用户聚焦业务和模式的创新。

比如说现在很多深耕产业供应链的企业,缺乏一个联动式的全供应链的信息平台:把云计算的基础数据、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大数据以这种多元化包装起来,使得用户能够以业务为口径,支持用户的生态和快捷开展智能供应链整个服务、业务创新。

朱光:AI贯穿金融全价值链

度小满金融CEO朱光认为金融的本质是数据和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很相近。

过去3年中,百度在大数据、算法、算例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果,发现人工智能的技术涵盖了所有传统金融的价值链,产生非常大的价值。度小满金融帮助银行管理上千亿的资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他们服务不了的客户。

在中国,不论是财富管理领域,还是消费金融领域,人工智能都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贯穿全价值链,而这才刚刚开始。

吴强:用技术保护数据隐私

地平线公司 CTO吴强认为,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场景,数据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因素,但是把数据应用起来仍有很多挑战。比如说数据的处理能力,数据的隐私问题,和数据孤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来年推出了很多技术,其中基础之一就是边缘计算。把计算去中心化,尽可能靠近用户终端,并且把计算量分配在边缘端和云计算端,让他们合理配合,以保护数据隐私。

袁辉:对人工智能行业的两点忧虑

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提了两点对行业的忧虑:

第一个是大环境。人工智能是全球化的一件事情,数据、算法的全球化的合作,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产业的从业者来说,如何全球化合作,一起沟通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有忧虑的。

第二是技术演进上的方向。今天人工智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在于,今天所有的技术基本没有逃出过去60年的理论框架体系,如果人工智能要有新的突破,那么这个理论框架体系需要被突破和颠覆。

无需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家庭场景里的智能音箱,超市购物时的人脸识别支付,甚至是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可直到今天,人工智能领域还未出现“杀手级”应用或产品。

所幸,在数博会上的这场“人工智能”对话中,无论是行业专家还是企业高管,并没有对人工智能的美好前景夸夸其谈,而是在主动思考人工智能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答案,至少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