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 || 第十八期

 溪云斋 2020-07-18

名家

评诗

第十八期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每期从平台诗歌作品中选出6篇优秀诗歌,敬请著名诗人、诗评家、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报》原主编乔延凤老师点评。在共同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跟随乔老的引导走入作品的内核,共同提高诗歌阅读能力和创作水平,一起把握诗歌的时代律动方向。本专栏选稿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欢迎各位尊敬的作者将紧扣生活,面向大众,引领潮流的诗意之作投送本平台,本专栏竭诚为传播诗坛优秀诗歌作品务实服务。每月10日与您相约共赏精彩!

投稿微信:lbau786  邮箱:496233342@qq.com

——编者按

本期作品作者

越王谋差  肖武  李立  风剪云  邹华平  余伟

(请忽略作品顺序)

点评作品展示

 母  亲 

越王谋差 | 湖北

母亲压低身子 把自己弯成一把镰刀

她毕生的希望都在劳作的田地里

流水带走记忆 大地一片空白

母亲蹲在那里 从头顶开出一团梨花

为贫瘠的土地带来生机

母亲用一口标准的方言与祖先对话

唤醒子孙的童年

那些远去的时光 电影一样重现

弯下腰的母亲 更多的是在一对鞋底上与父亲对话

那密密麻麻的针孔 一如曾经的医生

把昏倒在病床上的父亲扎醒 一次又一次

点  评:

写母亲辛勤劳作、认真做人的一生。

开头概括母亲一生辛劳:

“母亲压低身子 把自己弯成一把镰刀/她毕生的希望 都在劳作的田地里”

“弯成”“镰刀”,形象、具体。

接着写她身后:

“流水带走记忆 大地一片空白/母亲蹲在那里 从头顶开出一团梨花/为贫瘠的土地带来生机//母亲用一口标准的方言与祖先对话/唤醒子孙的童年/那些远去的时光 电影胶片一样重现”

“大地一片空白”,意离世了;“梨花”,方言,皆细节,有蕴含:开花,仍活着;方言,一生没离家乡。梨花实,说话虚。

“远去的时光”,愈行愈远了,仍记住母亲。

最后,以母亲对父亲的深情作结:

弯下腰的母亲 更多的是在一对鞋底上与父亲对话/那密密麻麻的针孔 一如曾经的医生/把昏倒在病床上的父亲 扎醒一次又一次”

同样运用细节:纳鞋底、父亲昏倒。

写出了母亲的一生。

每把镰刀都有失落之心

肖武 | 江苏

我的父亲

一心想把我打造成一把镰刀

可是父亲,尘世不堪

我已薄如蝉翼,只有虚张声势

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

麦子黄了又黄

你双眼汹涌,一袋烟抽得风生水起

父亲,我从蜻蜓的眼中飞向你

我飞翔的姿态远不及摆臂潇洒

从牛的眼中走向你

我前进的姿态远不及麦香扑实

点  评:

写“我”未成为父亲希望的庄家把式,对父亲歉疚之情。“失落之心”,内心失落。

“我的父亲/一心想把我打造成一把镰刀/可是父亲,尘世不堪/我已薄如蝉翼,只有虚张声势/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

“镰刀”,用得好,一个意象表达父亲要把“我”煅打成种田把式,极简省。

“尘世不堪”,使“我”未能如父所愿。

接下来:“麦子黄了又黄/你双眼汹涌,一袋烟抽得风生水起”

用眼神、抽烟的细节写父亲,寥寥数语将父亲沉默的形象写出。

最后:“父亲,我从蜻蜓的眼中飞向你/我飞翔的姿态远不及摆臂潇洒/从牛的眼中走向你/我前进的姿态远不及麦香扑鼻”

表达出对父亲的歉疚。

“蜻蜓”、“牛”, 皆农村常见,平常、亲切,有情感。

“飞向你”、“走向你”,动词准确。

 生  活 

李立 | 湖南

他的手,比脚利索

她的笑容,比语言亲和

租下小区一层一间几平方米的空间,培育

自己的姻缘和奋斗,已有经年

人们的日子难免不需要缝缝补补,他俩

手艺精湛,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大家放心地把用旧的行装和起居

扔给他们,取回的一定是满心的欢喜

和情不自禁的赞许,后来

这对残疾夫妻回乡下建房去了,小区的人

总感觉自己的生活,有些残缺

点  评:

写生活中一对残疾人夫妇相濡以沫,以“生活”做题,写出平凡;周围人对他们的离去怀思念之情。

“他的手,比脚利索/她的笑容,比语言亲和”

用了委婉,实际写他们一个腿脚不利索,一个语言有障碍。

接着写他们相濡以沫,为人品质:

“租下小区一层一间几平方米的空间,培育/自己的姻缘和奋斗,已有经年/人们的日子/难免不需要缝缝补补,他俩/手艺精湛,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缝缝补补,维持生计;“几平方米”,艰难;精湛、公道,有手艺、人品好。

最后,他们的离去,人们怀念:

“后来这对残疾夫妻回乡下建房去了,小区的人/总感觉自己的生活,有些残缺”

“回乡下建房去了”,终有了归属。人们怀念他们的好处。

石头上的修饰

风剪云 | 江苏

石头擅长凿石刻字。握起钎子

抡起锤子,那石头便很听话

借这门手艺和挨着宅子的山

石头捶打出的生活长达半个世纪

屋基石,门当石,碌辘石,碑石……

十里八乡的有求,石头必应

城市的高楼吞噬了屋后的山时

映山红,鸟鸣,清溪也退出了此地

石头的眼里空了。满是飞扬的浮尘

之后,凿刻最多的只是墓碑

石头对每一块碑石都很虔诚

竭力让那些隶体字记忆清晰

在最后一块碑石上,石头刻下自己的名字

无法阻止的咳嗽,开出一片杜鹃花

点  评:

由老石匠一生,写对青山绿水的怀念。

“石头擅长凿石刻字。握起钎子/抡起锤子,那石头便很听话//借这门手艺和挨着宅子的山/石头捶打出的生活长达半个世纪/“屋基石,门当石,碌辘石,碑石……/十里八乡的有求,石头必应”

写石头即写石匠,石匠长达半个世纪的勤劳、手艺精湛。

接着写自然生态变化,生活变化:“城市的高楼吞噬了屋后的山时/映山红,鸟鸣,清溪也退向了远地//石头的眼里空了。满是飞扬的浮尘/之后,凿刻最多的只是墓碑/石头对每一块碑石都很虔诚/竭力让那些隶体字记忆清晰”

城市扩张,环境变了,生活中也只刻墓碑。

最后老石匠之死:“在最后一块碑石上,石头刻下自己的名字/无法阻止的咳嗽,开出一片杜鹃花”

一个特写镜头:给自己刻碑,血咳在了碑上。

留下余音。

 守林人

邹华平 | 湖北

一棵树和一棵树紧挨在一起

它们彼此竞争着

又相安无事

这里,每棵树都有个名字

有的叫老三

有的叫老四

每一个名字,都像伙伴一样亲密

这个放牧树木的人

一生与树命运相依

在林间,这些树都是他的亲人

点  评:

写一位与树木相依为命的守林人。

共三节,第一节:“一棵树和一棵树紧挨在一起/它们彼此竞争着/却又相安无事”

争着阳光成长的树木们相互和谐。

第二节:“这里,每棵树都有个名字/有的叫老三/有的叫老四/每一个名字,都伙伴一样亲密”

用了拟人,写树木们亲密。

最后一节:“这个放牧树木的人/他一生与树性命相依/在林间,这些树都是他的亲人”

守林人一生与树木相依。

放牧,比喻。篇幅短,通篇只用比喻、拟人。

 老  屋 

余伟 | 江苏

田野里,有一间被遗忘的老屋

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好像在等待

又好像在追思

不知这屋里的人都去了哪里

他们漂亮的女儿是否已嫁人

还有那只大黄狗是否还健在

以前,它爱用汪汪的叫声

不时打破田野的静寂

每天黄昏,再没有温暖的炊烟

从老屋里缓缓飘出

再没有人躲在林子里默默倾听

屋主女儿从屋里飞出的歌声

田野的风从敞开的大门吹进来

打听屋主人的消息

两扇没有玻璃的窗口

像两只大大的眼睛

凝视着流逝的日子

点  评:

写田野里被遗忘的老屋,怀念老屋曾有的温馨时光。

“田野里,有一间被遗忘的老屋/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好像在等待/又好像在倾听”

老屋出现。“好像”、“又好像”,用了排比,拟人。

“不知这屋里的人都去了哪里/他们漂亮的女儿是否已嫁人/还有那只大黄狗是否还健在/以前,它爱用汪的叫声/不时打破田野的静寂/每天黄昏,再没有温暖的炊烟/从老屋里缓缓飘出/再没有人躲在林子里默默倾听/屋主女儿从屋里飞出的歌声”

女儿、大黄狗、叫声、炊烟、歌声,皆细节,将老屋曾有的温馨具体化了。

最后,结尾:“田野的风从敞开的大门吹进来打听屋主人的消息两扇没有玻璃的窗口像两只大大的眼睛凝视着流逝的日子”

仍用拟人、细节。

老屋的往事、故人,对老屋的不了情,都出来了。

总  评

本次的六篇作品,或写父母,或写残疾人,或写石匠,或写一位护林人,他们都是普通劳动者;也有写对田野里被遗忘老屋的旧情。作品皆取材于现实,情感真;有的还涉及社会关切,易引起人们共鸣。

具体说来,《母亲》写母亲辛勤劳作、认真做人的一生;《每把镰刀都有失落之心》写“我”未能成为父亲希望的庄家把式,对父亲的歉疚之情;“失落之心”,内心失落;《生活》写生活中一对残疾人夫妇相濡以沫,以“生活”做题,写出平凡;他们离去了,周围人仍怀念;《石头上的修饰》由老石匠一生,写对青山绿水的怀念;《守林人》写一位与树木相依为命的守林人;《老屋》则写田野已被遗忘的老屋,怀念那里曾有的温馨时光。

这些作品因有生活而充实,因有真情而动人,表达自然、流畅,易于被读者接受;有的还因涉及社会关切,具有认识意义。

这些作品遵循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有成功的地方。

在具体选材、抒写,客观外物主体化、主观精神客体化上,因各人的阅历、个性不同,表达方式各异,因而呈现出各人的个性。这些,我们在仔细阅读他们的作品时,就能够感受得到。

举凡有特点之处,有个性之处,我都较为详细地作出分析、评点,请作者们、诗友们、读者诸君们,细细品读。

音乐性、语言、意蕴、表达和诗歌审美几个尺度,是点品的依据。

音乐性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与当前诗坛非诗、分行文字泛滥有关,以后我将用具体作品作较详细的示范、评讲。

希望大家写好之后,要多读几遍,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使之凝练;要做字句调整,使之合乎音乐性。

修改同样是创造性精神劳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盛夏季节。

这是个万物竞生竞长的季节,我们要加倍地努力。

期待读到作者们、诗友们更多更好的优秀之作!

乔延凤        

2020.06.07  安徽省文联宿舍。



END





点评嘉宾


乔延凤,江苏句容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诗评家,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报》原主编。著有《乔延凤诗选》,《乔延凤散文选》等十余部著作,作品选入《新中国五十年诗选》、《中国百家乡土诗选》等百余部重要诗歌选本,并以世界语介绍到国外。出任过《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分类主编等多种辞书、选本的主编、副主编。长期任报刊编辑,主持《诗歌报月刊》和诗歌报函授部工作,后又长期在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从事大学教学工作。溪云斋原创文学平台特邀顾问。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李立  冯岩    王相华   铎木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编辑制作:风剪云  沙上舟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诚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随缘用稿

随缘用稿投稿作品需原创首发,以纯文本方式发送,并附100字内作者简介,投稿三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所有作品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稿费70%与您,30%留于斋用,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赏皆作斋用。合辑作品赞赏稿费留作斋用。朗诵作品赞赏稿费,平台留用30%后,余归作者、朗诵者均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