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谱中常见名词解释

 商氏资讯 2020-07-18

1、出嗣

过继为他人后代,与来绍相对应。

2、寿官

明朝和清朝出现的一种官名,这是个虚职,又是一种荣誉。奖励"德行着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只有官服官帽、没有爵位。受赐年龄最初为百岁,到万历以后䧏为七十岁。只有在思诏颁布时才得以赐给,整个明朝三百多年里仅授过十九次。

3、兼祧

 一人同时继承两家宗祧,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

4、昭穆

是指古代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次序。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 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标穆。昭穆无考是指查不清楚辈次琲列。

5、处士

古代称有徳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

6、修职郎

文阶官名,分大夫、郎、佐郎三种,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上官员。俢职郎为正八品文官的散阶,相当于现代的"享受正科级待遇"。

7、童生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8、秀才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9、廪生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


10、庠生

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11、监生

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康熙会稽县志》中商廷试、商琏等举人

《瓮安县志》中商基振、商国奕等举人

12、举人

经省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光绪年间《嘉祥县志》中贡士商典

《瓮安县志》中商良辅等拔贡

13、贡士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嘉靖年间《淳安县志》中商辂中进士第一名,即状元

14、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分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15、候选训导

就是候䃼州、县学的副学官。

16、廪膳生

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

17、鄉饮介宾

乡饮是古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都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为乡饮宾,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此活动。介宾是指次于主宾的客人。

18、州判

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通常为地方衙门辅佐主官的基层官员编制,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同知,属于散州的,外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力、海防、巡捕诸事,均从七品官。

19、太学生

 明清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

20、耆儒

徳高望重的读过书老者。

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