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老故事】康平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综述 ​ 作者/ 陈雅琴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07-18
□ 陈雅琴


中国人多地少,农民世世代代为土地而斗争,土地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党实行的土改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唯一热望的土地所有权”。党在取得政权后,该怎样解决这个农民土地私有与社会主义公有化之间格格不入的矛盾呢?怎样才能在不伤害革命时期的主要依靠对象农民感情的情况下而使农业社会主义化呢?这曾一度成为举世关注的大问题。

共产党创造性地采取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伟大的战略步骤,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康平县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也随着全国改造大潮而潮起潮落,完成了一次规模宏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1948年春,康平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依据康平的实际:地处偏僻,广大农民贫苦落后,为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甚至为了维持生存的本能需要,短缺必需生产农具、畜力的农民必须联合起来,互助协作,这是防止土地撂荒的当时情况下唯一有效的办法。

这一年的互助协作形式是撘犋换工小组,内容极其简单,很巩固,但它却是康平互助合作运动开始。

1949年2月10日~16康平县召开劳模大会,会议传达了东北局会议精神,根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方针,会议强调了“群众渡荒;组织起来,劳模运动”三大方面内容,对互助组采取“坚持自愿两利,自由组合,小型长期搭犋,活换工”原则,要求劳模和党员带头组织互助组。

劳模会后,群众纷纷行动起来,一般1付犁杖为小组、3~5付犁杖组成大组,每组都选出组长和记工员。截止9月底统计,县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20245户,304名劳模和1301名党员(党员总为1376名)参加了互助组,起骨干带头作用。全县共137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有两个互助组。这些互助组不仅形式较1948年由撘犋换工向深层次跨进,而且内容见增,规模见大,组积也趋于巩固,互助协作稳步成长起来。

1950年2月26日,根据上级指示康平县要召开党代会,会上提出“组织起来,胜过单干”的口号。根据自身的条件,在充分估价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群众自愿选择不同的形式互助,互助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加丰富,有的是临时性的换套组,即畜力有余户揽地种,有劳力的还工,无劳力的交粮;有的是撘犋组,仍占大多数,即2~3户都有畜力和车的户撘犋,人不换工,无评工记帐;有的是大型互助組,每村2-3个,每组2~3付犁杖,评工记帐;出现了新式互助组,是由县、区干部导组成的,每区有2~3个,组内严格依据自愿两利的原则,有评工记帐,有生产计划,这种互助组是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到年末,康平县的互助组发展到1013个。县委对获得丰收,胜过单干的互助组进行了宣传,树立了以一区梁家窝堡的省、县劳模刘文会为首互助组典型,调动了广大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积极性。

1951年2月,康平县召开区书、区长联席会,会上要求对原有互助组和新立的互助组,加强领导,打下抗美援朝与生产运动相结合的基础。3月25日,康平县委根据上级指示,提出各互助组,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把互助合作运动与爱国保家援朝战争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互助合作运动增加了内容、深化了意义,极大地促进了群众互助合作运动的积极性,到1951年年底组织起来的农户达23422户,占农户的59.62%,互助组已达到3207个,其中搭犋组2347个,三大季组556个,常年组304个。

经过几年的实践,康平县的互助协作运动一年比一年发展,这更加说明广大农民有互助合作的巨大热情和潜力,他们已经认清个体农民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由穷变富,因为这时个体农民生产要素依然残缺不全,据统计,每户不足半头耕畜、半部犁,资金更是缺乏,维持生产尚且不易,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更加困难,而且经过党的宣传及农民通过实践的对比,认识到互助合作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加生产。但是,由于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建立在农民私有制基础上的互助合作组织容易发生涣散,村中出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自发趋势,有的农民因天灾、疾病等原因贫困破产,把分得的房屋,土地等变卖尽,又落于被剥削的地位;有的却利用做投机买卖,放高利贷、雇工等办法重演旧社会剥削人的故剧。

在这重重掩映的复杂现象的后面,有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展现在共产党人面前:老解放区(包括康平)的互助组织的性质、前途是什么?个体农民集体化的当前步骤是什么?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式展开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12月下发了会议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标志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真正意义的开始。

1951年9月后,康平县委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会作会议精神,要求要有领导地大量发展劳动互助组,在群众有比较丰富的互助经验并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骨干的地区,有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但同时党也了解作为小私有者农民的特点,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县委会议决定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原则,在原有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会议要求纠正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采取消极态度,看不到互助合作的前途,另一种是采取急躁态度,过早地否定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民的私有财产,认为现在可以一蹴而就在农村中完全达到社会主义。

县委会议后,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帮助农民明确全国互助合作会议的精神实质,描述互助合作的意义,绘制合作化的社会主义蓝图,启发农民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响应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支援志愿军,巩固国防”的号召,1952年2月29日康平县召开县直机关干部扩大会议,提出组织起来,开展千村万组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继1951年后,继续把互助合作运动与爱国援朝战争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给互助合作运动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极大地促进了我县互作合作运动的发展。

3月6日,县委开办了爱国丰产运动训练班,由县、区、村863名干部参加,其中县直机关干部91名,区干部229名,村干部543名。训练班要求党员、干部不许买地雇工,牢牢树立起参加互助组领导生产的思想观念。训练班把1952年生产任务落实到村。

训练班结束后,全县掀起了热火朝天的村与村比、组与组比的生产挑战竞赛夺红旗运动。使全县出现了互助组发展的高潮,互助组织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到1952年末,全县组织起来的农户达34251户,占总农户的86.55%,互助组达5697个,其中撘犋组3054个,三大季组1595个,常年组1048个。

在互助组大量涌现的同时,康平县委、县政府重视互助组的巩固与提高,主要做法:①召集互助组代表会,吸收组长参加;②充实互助组的内容,落实生产计划;③组织典型互助组介绍经验;④开展大检查,进行表扬与批评;⑤对个别品行不端的组长进行改造,清除落后组员;⑥实行党员骨干包干定组制;⑦发扬民主,严格制度等等。

通过这些工作,巩固提高了互助组的质量,增强了其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强了农民走互助合作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互助组的良性发展,也为农业合作社打下了良好的物质、组织及思想基础。

1952年春,在全县互助组发展出现高潮之际,群众要求合作的愿望迫切,在办好各级农业互助组的同时,一些区相继试办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初创建了4个,入社农户为61户。

4个初级社的兴建代表了人民的意愿,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面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号召力,在4个社的带动和鼓舞下,全县很快又试办了10个社。这14个社中由常年互助组发展成8个、三大季组发展成5个、撘犋组发展成2个,单干户跃进为4个。14个试办初级农业社,因为是康平历史上的第一次,干部群众尚缺乏经验,所以办社中难免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试办社出现诸多方面的误区和弊端,甚至有的社从根本上缺少办社的基础。

县委认真研究了14个试办社情况,进行了改组,确立了8个,解散了6个。8个社中典型农业社是县政府县长杨天俭亲自抓的试办试点社一一十区赵奎和农业社,试点社制度健全,计划性强,最高权力属社员大会,一切生产、工作事宜通过民主讨论。8个社入社农户仅占农户总数的0.24%。

杨天俭

这种初级农业社是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具体办法:①土地入股,分红办法各社不一,有的按常年产量,每500公斤为一股,有的按入社前的经营条件,评实际产量入股。根据社员的要求,每户留少许自留地,据8个社统计,自留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0.16%。②劳动分红是按劳力强弱,以10分为标准,死分活评,秋天按出工劳动日分红。各社均按劳力七成,土地三成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③入社的农户的牲畜、车辆、农具、肥料等,春季入社时,由全体社员评议,评出合理价格,由社统一购买,资金按土地股均担,种子则到秋由“大堆”里按等量偿还。

一年来试办的农业社,尽管依然难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却以其雄辩的事实,初现锋芒,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①农业社组织性高,领导能力强,骨干思想觉悟好,成为党的政策的坚定执行者。

②各农业社土地统一计划,按地力、土质合理使用,人员则统筹调拨,每个社员相当于单干户1.2至1,5个劳动力,可谓地尽其力,人尽其能。

③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副业收入,大多数社添车买马增强了社的基础,増长了农业生产发展的后劲。

④加快了妇女解放的进程,女社员参加生产日多,民主选出妇女组长,提高了妇女地位,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⑤注重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各社指定专人负责技术指导,使社员农技水平渐高。

在巨大优越性的诱惑下,农业社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社外群众,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关注,纷纷要求入社。中共中央经过周密调,、反复研究自第一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后各地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反馈上来的信息,受到各地大好形势的鼓舞,于1953年春把它作为正式决议公开发表。决议的正式公开发表,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发展。

1953年春,全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点仍是大力兴办新的互助组、在刀兰套海村推广了肇源经验,整顿提高互助组质量和档次,引导互助组逐渐向农业合作社积极迈进。

与此同时,全县的试办农业社在1953年春已增加到36个。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发展

中共中央研究了国际国内形势,于1953年完整地向全国人民表述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是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采取的一个伟大的战略步骤。

总路线象灯塔,照亮了全国上下的每个角落,使全国人民向着总路线指引的社会主义方向大踏步迈进。总路线的出台及1953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的发布,使遍布中国大地的互助合作运动掀起了更大的波澜,迅速发展起来,揭开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新篇章。

1953年8月,结合丰产调查,康平县各区都开始物色建社对象,进行教育酝酿。秋收以后,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总路线的宣传和贯彻,同时县委在五区三棵树进行了由试办到正式创建的第一个初级社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为建社工作奠定了基础。

1954年初,康平县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和中央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精神,决定把县、区工作重心转移到互助合作方面来、,全面开展建社整社工作,指出各项工作离开它,要右倾或“左”倾错误。

1954年是初级农业社大发展一年,这一年进行了春、秋两批建社,县委、县政府全力以赴组织力量,领导全县农业社的工作。

春季建社之初,县委组织了五个工作组,分别由县委书记、县长、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带队,深入到领导力量弱或建社数量大的区具体指导。

这次建社中,全县有208名区干部参加了建社工作,同时吸收了村支书、村长304名,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思想素质、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截至1954年5月统计,全县共有农业社204个(其中包括1952年和1953年的试办农业社在内),入社农户3143户,占全县总农户的7.87,比1953年增加了四倍半。

完成春种夏锄以后,从1954年8月20日前后始,到9月10日止又完成了秋季建社,共建新社319个,使全县农业社总数一度达到523个,入社农户达20230户,占全县农户的53%村村都有农业社,有89个行政村已基本上合作化。

随着互助合作的广泛开展,合作化观念已开始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发行动,广大入社农民用切身的体会自觉地进行宣传对社外农户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使他们中许多人也开始倾心农业社入社问题成为当时农村與论的核心和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到1954年底统计,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并且互助组优于单干,合作社又优于互助组。因此互助合作运动更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权衡利弊,认为“晚入不如早入好”,积极要求入社。

到1954年底统计,全县农业社发展到486个(有些是在原来523个的基础上经合并整顿发展扩建而成),参加的农户达24675户,占全县总农户的64.8%,出现了10个合作化区,114个合作化村。

农业合作社在广阔的范围内以超高的速度大规模的发展起来,这种过高的速度过大的规模与干部、群众缺乏办社经验及低下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必然矛盾重重,使运动过程中问题层迭不穷,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①在建社方面:有些社建社时,对群众发动不充分,工作粗,贯彻自愿互利原则也有折扣,有的地方只讲“为社会主义争气”或干脆用强迫命令的办法硬性压制,使不该建的建了,不该化的化了,造成部分社质量低,基础差,人心浮动。

②在经济方面:有些中农占优势的社,用平均主义的办法平摊入社资金,使贫农入不起社直至被排除社外,有些贫农占优势的社,则损伤中农利益,如有的老社对投资不按时偿还,有特殊情况不正面说清原因,把“逐年偿还”根据偕音说成是“猪年偿还”,使中农有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开始怀疑党的政策的可靠程度,因而顾虑重重,精神沮丧,对社外群众影响重大,认为“往社里投资是肉包子打狗——有去路没回路”。

③在经营管理方面:部分社没有计划安排,生产秩序混乱,劳动制度不合理,没有实行超产奖励等办法,“出工一窝风,干活大呼隆”,劳动报酬不公平,影响了社员积极性,有些社长采取家长式领导,唯我独尊,骨干之间尔虞我诈,你争我斗,社员对社没有信任,思想摇摆不定。

④财物管理方面,有些社財物制度混乱,部分干部品行不纯,贪占集体财物,造成社员极大的不满,影响了社的巩固与发展。再加上1954年粮食统购过多,农民有意见,一些地方出现了非正常的杀猪宰牛、不热心积肥和备耕这类应当引起严重注意的现象。

中共中央密切关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合作化运动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敏锐地洞察了各地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于1955年1月10日颁布了《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康平县委根据中央指示和本地农业社存在的问题,决定:今后几年全面转向巩固,集中全力整顿质量,根据调查,首先着重整顿了1954年春以前的老社,使其数量由原来的204个清理合并为156个,对1954年春后兴建的332个社也稍加修剪。

1955年7月15日,县委召开会议,会议公布了《关于在挂锄期间集中力量整顿现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案》,对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逐个进行研究,分类排队,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各区的第一批整社试点工作于8月10日先后开始,均由县、区干部亲自领导。至25日,各区汇报座谈了整社试点工作情况。这批整社试点中,全县共整顿了11个村50个社,入社农户2226户,其中社的规模20~30户的8个,30~40户的9个,40~50户的10个,50~60户的9个,60~70户9个,70~80户的3个,80户以上的2个,平均每社44.4户。

座谈会后,整社工作全面开始,到9月5日第一批整社进行了总结,同时布署了第二批整社。

全县第二批整社开始,便由于全国现的反“右倾保守思想”的兴起和扩大,整社工作不了了之。全县合作化运动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步化,保持了发展、巩固、再发展、再巩固的稳步前进的势头。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从总体上看,前段互助合作运动基本上是适应当时农村情况的,发展是比较健康的。以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作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为转折点,各地党组织纷纷检查“保守”,反对“右倾”,对合作化运动重新部署。康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整社工作也被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右”斗争的潮水淹没,“反右”的滚滚涛声中起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高潮。

康平县委组织各县、区、社干部学习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边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等重要文件和文章。开展了反“右倾保守思想”运动,检查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对合作化运动”过多地评头品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象个小脚女人,东西摆地在那里走路”。一些县、区、社领导纷纷被迫检讨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他们中甚至有些人被说成是“从资产阶级、富农或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出发,”是右倾会主义,把正常的党内争论夸大成为两条路线的分歧,强调“只有彻底地批判了这种右倾机会主义,才能促进党的农村工作的根本转变”。

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中,形成强大的政治压力,县委召开专门会议,重新修订了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规划,使合作化运动具有了超高速发展的猛烈势头。

在合作社运动高潮的过程中,全县的各级干部纷纷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的好处,加之广大农民对共产党的感恩、拥戴及崇高的信任,使得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敲锣打鼓要求入社。

康平县委于1955年冬展开群众办高级社的热潮,运动象海啸般席卷整个康平大地,出现了整村、整乡的农户加入高级社的现象,不仅有成批的新建或基础不牢的初级社,随即转入高级社,而且有成批的互助组超越了初级社的阶段直接成立或并入高级社甚至成批的个体农民超越一般的发展阶段,一下子变成了高级社社员。到1956年春,全县建了35个高级社。62%以上的农民加入社。

高级农业合作社,取消了土地分红,除留少部分园田地外,土地归国有,农具、车马等生产资料入社。全县按居住条件,共编成324个作业区,1504个生产小组,各组实行“三包四固定”制度即包工、包产、包成本,固定土地、固定劳力、固定牲畜、固定农具,在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互助互济,分别照顾的原则,以社计算产值,作业区实行超额奖励,社领导、会计和铁木匠实行现金补贴加固定工分,作业区干部实行固定工分,孤寡户实行五保。

1956年是高级社成立的第一年,为加强对农业社工作的领导,县委撤消农村工作部,建立了生产合作部。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县35个社都采取了“开荒、满粪化、大种玉米”三条增产措施,虽然七、八月份受到特大洪灾,有11个社2700多垧地过水或被淹没,但社的粮谷产量仍比去年提高了5%,显示了高级化的优越性,为合作化的最终完成提供了依据。

10月,县委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根据报告精神,县委将全县4万多户农民,在原来社的基础上,规划成35个高级社,实行一乡一社,社的规模平均在1100户以.上,最小的也超过600户,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8%。至1956年年底,康平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