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能突然变得凶残

 突突101 2020-07-18


德国版「死亡实验」海报

突然就想起了这部电影,推荐一下。

1971的时候,美国斯坦福大学曾进行过一次非常著名的人类行为学实验,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和同事们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他们没有任何暴力倾向也没有任何的抑郁症之类的东西,在菲利普·津巴多的要求下,这24人被随机分配角色,12人扮演警察,12人充当囚犯。一天24小时为期14天,开始进行监狱模拟实验。

最后这个实验没能如期完成,因为从第二天开始,事态就已经起了变化,扮演警察的志愿者在身份的加持下开始变得有暴力倾向,而“囚犯们”则有些意欲谋反,有些变得消沉抑郁。菲利普·津巴多后来回忆起实验,说之所以叫停他,是因为即使是自己,内心里也有了波动,在那某些时刻,他恍惚觉得自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典狱长。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人类社会实验中有着极大的影像力,先后被改编成好几版电影,我所了解到就有2001年的德国电影「死亡实验」,2010年的美国电影「死亡实验」,2015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以及1992年的纪录片「沉默的愤怒:斯坦福监狱实验」,我个人看过的是德国版的。

身份对一个人而言究竟有什么影响,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所感受,在每一个圈子里,每一个体系里,我们都会因为身份的改变而修正自己的行为,有些是自我主动,而有些则是无意识的。人,归根结底是社会性动物,社会的制度,造就了一些身份的共有认识,而每一个身份无形中塑就了“合格”的人。

比如年少时读书,你突然做了班长,班长应该是要以身作则的,于是你内心里会起变化,会希望说应该要维持班级的秩序;比如你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工作了就不该再像从前一样吊儿郎当,于是你想着应该要努力上班,完成工作任务;比如你结婚了,你会开始考虑家庭的更多问题。

「死亡实验」的意义就在于,他提供了一个模板供我们去思考。在一种极端的社会对立关系中,人们的潜意识有时会被瞬间改造,志愿者们仿佛认为自己真的成为了狱警或囚犯,“狱警们”会认为他们是真的在维持“监狱”的正常运转而使用暴力,而“囚犯”则对“狱警们”充满了仇恨,恨不得手刃。相较于真实实验的及时叫停,电影中的戏剧冲突更加鲜明,最终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流血事件。

这是最可怕的,社会关系对于人的影响,有时真是太极端了。

你还可以:

夏洛克特烦恼

造飞机的梦工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