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京都文艺》作者:李广勇《又闻红薯香》总266期③2019年266期③

 新京都文艺 2020-07-19

喜欢就常来看看!

(点左上侧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又闻红薯香

作者:李广勇

昨日接放学回家的小孙子,走在熙攘的大街上,巧遇红薯的小摊,一股浓郁的红薯香扑鼻而来。这俏皮的小孙子禁不住烤红薯的熏香,硬是让我买上一块足有两斤重的烤红薯,满意地随我离去。小孙子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做着鬼脸让我品尝。望着滑稽的模样,我笑着说道:“爷爷可是吃着红薯长大的啊!”听了我的回话,孙子懵懂中说道:“爷爷天天吃红薯,那该多幸福奥。”童言无忌,天真无邪。小孙子的话,不禁把我带进孩提“我与红薯常相伴”那快乐而又艰辛的年代。已模糊淡去的红薯记忆,瞬间在脑海中升腾清晰起来。

老家接山镇朝阳庄村,这里三面环山,沟壑纵横,田块层叠,土地瘠薄。过去,村里吃水困难,更无谈水浇条件。村里地块种植高棵庄稼,往往因缺水少雨而颗粒不收,只能适宜种植耐旱、耐瘠薄、产量高的红薯。因此,我们的小山村便成了红薯生长的天国,村里三分之二的土地种植红薯,所盛产的红薯也就成了山民们的主食。

记忆中的70年代,属集体所有制,依靠工分分粮食。我们家有兄妹六人,在兄妹中我属最小的一个,家中大小活儿我摊不上份,全依靠父亲、大哥、大姐挣工分。造成人多劳动力少,我家便成为生产队中一个典型的“缺粮户”。当时,好在每户按人口都分有自留地,因此,靠种好自己的“三分园”,也就成了我家对生产队分粮不足的最大补充。

记得我家分有12亩自留地,多属山岭薄地。鉴于红薯生长既不需要肥沃土地,也不需要农药化肥,耐干旱,产量高。因此,我家的自留地基本都是种植红薯。在当时,红薯成了我们全家赖以生存的“救命粮”。由此,在童年时代,我对红薯的种植过程、生长习性、可蒸、可煮、可煨的多种吃法了如指掌,直至对红薯的偏爱和依赖伴我度过青春年少。

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只有背朝黄土面朝天,依靠纯双手劳作的生产模式。到了每年的阳春三月,则是红薯育苗的时节。那时候,我所在的生产队便组织社员,在村南寻一块沟坡空地,整理育苗火炕。红薯育苗是最关键一环,首先要把育苗的土地分方块整平,在地块一边深挖一道壕沟,然后沿每块地面下方再向里挖一道烧火的烟口,上方通一个烟筒,用作烧火加温之用。待育苗火炕整理好,生产队便把留作种子的红薯,一块块在温水中浸泡后,依次排列整齐埋在育苗火炕上,然后,或用煤炭、或用木柴烧火增温。当时,父亲是主管生产队红薯育苗的技术员,负责烧火升温,催芽管理。那个时候,每到放学后,我总跑到育苗炕处,尾随在父亲身后,好奇地问这问那。偶尔,偷偷地去火炕上扒开土层,好奇地看看红薯牙子长出来没有。若被父亲发现,定会呵斥一顿。
随着红薯牙由初露的红嫩,逐渐到叶子散开变绿时,一般有十几厘米高,生产队便开始拔苗,统一进行栽植。因为红薯秧苗,生命力极把苗子拔下来插进土里,稍浇一点水,大人用手一按,基本完活。起初,那一垅一垅刚栽下去的瘦弱苗儿,在裸露的黄土地上若隐若现,稍有点点的生机几天后,特别是下过几场雨,红薯的藤儿瞬间精神起来。等过了十多天,每根红薯儿便四下散开,又分岔成若干只,它们交缠在一起,拼命地疯爬着,一眨眼,就将绿色铺满了整个大山的原野。
到了每年的秋季,则是红薯的成熟和收获时节。生产队便开始组织社员,到田地统一用镐头收刨红薯。当时,村里要求学校放假,帮助生产队收红薯。于是,每天的早晨,等生产队的钟声一响,我们这些孩子早早集合起来,每人拿着一把镰刀,到红薯地里收割秧藤。我们在前面割秧藤,大人们便用镐头在尾后收刨。待日落山头,生产队则把一天刨出的红薯,按人口分到个户头。霎时,田野里装车的、拉运的、切红薯片的,大车小辆,人来车往,好一派欢腾景象。

记得家里父母把生产队分到的地瓜,一般会拉运到山坡、堰边、空场地上,然后用锼子把红薯切成鲜薯片。锼子是切薯片的一种工具。是把一张镰刀头钉到一块木头上,镰刀头上留下一个鲜薯片的缝隙把红薯放在锼子上来回的推,就切成了鲜薯片。当时,家里的大姐红薯片最快,上千斤红薯,在她熟练的法下,很快将红薯切完。然后,我们兄妹几人,便盛上满篮子红薯片,拿到山坡上晾晒。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而忙碌着。山间、堰边、房顶、空地,就连鸡窝鸭棚上面的草顶上,也会摆放红薯片儿晾晒。那时候,整个小山村都变成白花花的世界。

在那个年代,红薯是每个家庭的主食。既可以生吃,也可熟吃,煮红薯,压和烙无所不有。所磨成的红薯面粉,可以烙饼,可以做面窝头,红薯面条。真可谓上顿是红薯,下顿是红薯,满嘴都是红薯味。时间长了,胃里时有反酸水的现象发生。记忆中,从我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阶段,一直吃着红薯长大。走读时吃煮红薯,住校时吃红薯面煎饼。其间的酸甜苦辣咸,唯有自己最解其中味。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缺衣少吃的年代已变成一段淡去的记忆。如今,过去被人们称为“救命粮”的红薯,早已退出主食舞台,但我总在想,人要学会感恩。在缺衣少吃的那个年代,感恩红薯给了我们的温饱,伴随我们一路健康成长。

时至今日,红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点缀食材,愈来愈受到市民的关注和喜爱。每当漫步街头巷尾,皆可听到烤红薯的叫卖声,亦可闻到烤红薯的诱香。浓郁的特有香味,往往引得城里市民,特别是那些俊男倩女驻足长留,不买不罢休。烤红薯现已成为当今城里的时尚消费,也成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说真的,我虽然吃着红薯长大,但对红薯的怀恋情结仍割舍不断。如今,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各类美味佳肴充斥餐桌,衣食无忧。但我仍对小摊上的烤红薯情有独钟。每当经过烤红薯的小摊,我都经不住红薯香味的诱惑,立即购买的冲动随之而来。

我每每在想,童年吃多了的红薯,如今仍然对它情有独钟,偏爱有加,这难道是一种顺应现代时尚的社会消费,还是一种对红薯的依依怀旧情结呢?我又在想,这或许我对孩提时代的一种回忆,也或许在品味对红薯的一种感激?我说也说不清楚。无论如何,红薯印象永远牢记在我心里。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