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文旅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邢台市有14项入选,由河北省政府公布的7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邢台有83项入选。此外,邢台市还公布有108项市级非遗名录。形成了邢台市每个县市区都有省级及以上非遗名录的可喜局面,以下为邢台市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简要清单: 邢台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批,共14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 1、邢台梅花拳(平乡、广宗) 2、沙河藤牌阵(今邢台开发区) 3、隆尧秧歌戏 (公布时间:2006年5月)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 1、广宗道教音乐 2、广宗柳编 3、隆尧泽畔抬阁 4、隆尧招子鼓 5、巨鹿四股弦 6、威县乱弹 7、威县梨花大鼓 (公布时间:2008年6月)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 1、威县梅花拳(扩展项目) (公布时间:2011年5月)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 1、邢窑陶瓷烧制技艺(邢台市) 2、威县土布纺织 3、任县王其和式太极拳(今任泽区) (公布时间:2014年7月) 国家级非遗—邢台梅花拳 邢台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批,共83项)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项) 1、沙河豆面印花 2、邢窑烧制技艺(邢台市) 3、内丘牛郎织女传说 4、内丘神码 5、内丘鹊山庙会 6、巨鹿四股弦 7、威县乱弹 8、广宗太平道乐 9、隆尧招子鼓 10、邢台梅花拳(平乡、广宗) 11、沙河藤牌阵 12、隆尧秧歌戏 (公布时间:2006年6月)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 1、内丘县郭巨孝文化 2、邢台县长信排鼓(今襄都区) 3、隆尧县泽畔抬阁 4、临城南调 5、威县梨花大鼓 6、广宗手工木镟技艺 7、广宗县柳编技艺 8、沙河市四匹缯布制作技艺 9、隆尧县尧山文化 10、清河县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 (公布时间:2007年6月)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项) 1、柏乡县汉牡丹传说 2、临城县赵云故里传说 3、内丘县庆源排鼓 4、广宗县黄巾鼓 5、内丘县扇鼓 6、柏乡县招子鼓 7、临西县乱弹 8、巨鹿县乱弹 9、威县梅花拳 10、南宫市开河少林散手通背门 11、临西县潭腿 12、清河县曦阳掌太平拳 13、宁晋县泥坑酒酿造技艺 14、临西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15、广宗县传统纺织技艺 16、南和县抬黄杠(今南和区) 17、清河县中华张氏传统祭祀 18、沙河市九龙祭祀 19、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公布时间:2009年6月)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 1、隆尧县南鱼龙灯 2、平乡县南路丝弦 3、沙河市孙氏太极拳 4、威县十字八方拳 5、南宫市“南宫碑体”书法艺术 6、桥西区古顺酒酿造技艺(今信都区) 7、柏乡县火神会 8、平乡县冰神祭祀 9、沙河市三皇祭奠 (公布时间:2012年1月)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 1、巨鹿县道教音乐 2、平乡县乱弹 3、沙河市皮影戏 4、任县王其和式太极拳(今任泽区) 5、巨鹿县洪拳 6、内丘县跳世平 7、宁晋西关饸饹面制作技艺 8、沙河市孔明锁制作技艺 9、内丘县鹊王台酒酿造技艺。 (公布时间:2013年9月) 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 1、广宗县秦始皇与沙丘的传说 2、沙河市秦王破阵鼓 3、邢台县邢台梆子腔(今信都区) 4、广宗县四股弦 5、任县南路丝弦(今任泽区) 6、内丘县梅花老架 7、隆尧县吴氏太极拳 8、桥西区邢台查拳(今信都区) 9、南宫市传统木雕 10、南宫市线装书制作技艺 11、任县留垒酱菜制作技艺(今任泽区) 12、桥西区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今信都区) 13、南和县小米煎饼传统制作技艺 (今南和区) 14、平乡县元气针灸疗法 15、威县《辅行诀五脏用药法》 (公布时间:2017年3月27日) 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 1、 临城县凤凰岭和美文化的传说; 2、 沙河市葫芦工艺 3、巨鹿县手织汉锦技艺 4、桥东区桐泰祥糕点制作技艺(今襄都区) 5、广宗县盆景装饰件制作技艺 6、南和县卢氏酥鱼传统制作技艺 (今南和区) 7、南和县韩氏中医骨伤科(今南和区) 8、新河县邱氏正骨疗法 9、内丘县灵鹊正骨疗法。 (公布时间:2019年12月28日) 省级非遗—南和县抬黄杠 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遗产,800万邢台人,人人有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