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新解 “为政篇第二” 第1、2、3章

 人也昔兮 2020-07-19


引录:

1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章: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耻且格。”

1章解

释词句

1、为政以德:

为:动词,从事,治理;

为政,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治理国家,从事政务工作。

以:介词,用,依,靠;

德:在论语里,德这一概念在这里是第二次出现,第一次是在学而篇第一的第9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里指的是德行。这里的德,意义有所不同。

把德和道放在一起解容易说得更明白。我们常把德与道融合在一起而言,道德。

道,指的是规律,秩序,自然。规律和秩序容易理解,事物永恒不变的形态和动态。对于整个宇宙而言,道可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天道和地道指的是宇宙自然存在的永恒不变的规律和秩序,因为不变,所以永恒。太阳的运行,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由此形成的四季变化有常,催生了万物的生与存。生与死是万物的变化,但生与死的生生不息,构成了万物的永恒之存。人道,从规律和自然看,和万物一样,既有生生不息的生与死,也有存的永恒,人的个体的生与死,是变,生生不息所表达的存,是人道的永恒。

但人类历史形成的人道,并非前面所说的自然人道,人类在自己的历史里,设立了自己的道,人类为自己设立的道,是对自然之道的模仿,但只是一种模仿。从根本上说,自然之道,不仅决定万物的自然之生,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万物存在的自然状态。所谓自然状态,简单地说,是万物对自己的存在是无意识的,比如说太阳对自己的光照寰宇及其运行是无意识的,四季对它的有常轮替,也是无意识的,猴子和企鹅,对其存在的状态,也是无意识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存在,人类是天道的一个异类,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存具有自觉的意识,正由于此,人类按照自己的意识,为自己设立了有意识的生存之道。从道的自然性而言,如此人道是虚伪的,正如人为自己假说的人性一样,实质上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然而,人类自以为聪明,有智慧,却始终不明白自立的人道有多少可怕的危害。说到底,人类自立的人道,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属于与太阳作对,与大地作对,与山河作对,必然受到的惩罚是人类自我根本想不到的,用一句话形容这一必然的未来,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可这误,除了人类自己看不到的未来灾难,如今,已在当下人的生活里,一天一天显出了它的端倪,只是人在自己的历史里只学会了想着明天的太阳一样会升起来,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不是太阳。太阳虽然离着人类很远很远,可太阳一样是不经糟蹋的。想想人类为自己设立的所谓人道,在自己的历史里作过怎样的孽,长天阔地蒙垢了人类多少肮脏,有腿的生物被人类的人道逼仄到越来越偏远的地方,这个偌大的地球,差不多要被非道的人道淹没成沼泽地了。只有人类自己不知道正生活在人道的火焰山上。

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说的道,竟然,时下的人还因为孔子而迷信这样的文化人道。在这两千多年时间里,多少愚蠢的文化精英,不断地在孔子所说的道上面叠加着一层又层的金粉,正如为骷髅化妆。

那么,人道之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人道只是一个假说,简单地说,人道就是无道。

现在来看看德又是什么。德,从人类自立的人道而言,是指道在人的行为中的外化。道是人的内在存在,德是如此内在的外化。所谓外化,具体地说,就是人的行为,是符合一般原则的行为。这个一般的原则就是道,是道的影子。

孔子的德,指的是仁德,仁是爱心,德是表现仁心的行为,符合仁心的行为就叫德行。人在自己的行为里所表现出来的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勇,就是孔子所说的德的具体内容。

不得不说,孔子的德,是含糊的,是矛盾的。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君子之德,这是孔子德的第一虚伪。退一步看,比如说勇,什么样的勇是德,什么样的勇不是德,孔子管得了自己的乱说,管得了现实吗?人类在历史里的德行如何,是有史可阅的。这可阅的历史德行,正说明了人道的无道和人的德行的卑鄙无耻。

所以,孔子所说的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从人类历史看,是不存在的。美国是吗?英国是吗?法国是吗?日本是吗?中国千年历史的所谓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更不用说晋元明清)是吗?

2、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生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德治国者,会像北斗星那样,在自己的位置上,众星都会围绕着它。

孔子的这个比喻,把人道抬到了太虚空中去了。孔子自己也知道,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2章解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

诗三百,据说是孔子编订的;孔子怀揣着“思想纯正”的意欲,却培养出多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中国文人。

3章解

释词句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引导,动词;

政:政法,相当于如今的政令,政治纪律;

齐:整顿,动词;

刑:刑法,相当于逮住的法律。

这一句的意思是:用政令诱导,用刑法来整顿。用今天的话说,叫法治。

2、民免而无耻:

免:避免;

无耻:没有廉耻;

孔子认为,如果用法治治民治国,结果是,老百姓会按刑法行事,免于受刑,但都没有廉耻之心。

孔子认为法治社会的结果是让百姓没有好心肠,人人只想着钻刑法的空子,做刑法的顺民。孔子实际上否定了法治。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有耻:有廉耻心;

格:至,来;指来归顺,服从。

这一句的意思是,用仁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百姓不但有廉耻心,并且人心服正,愿意归顺。

释义:

君子之人,尤其是治国之君臣,听清楚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否定了法治,肯定的是礼治,以德治国。可惜的是君子之人,都不听孔子这一套,只拿礼、法玩游戏,一会儿用法,一会儿用礼,一切看时势,看如何对我有利。

然而,却立论语为圣经,立孔子为圣人。不过牌位也!

             2020-7-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