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促进专业“认知迭代”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事实证明,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摸,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打几下,孩子在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健康。我认为: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一、迭代与认知迭代

“迭代”原来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我在“几何画板”的使用技巧中学会了通过“迭代”而让程序轻松为你做事。

百度中对“迭代”的解释是这样: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在罗振宇2016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中,我也欣喜地看到这一个词的运用——“认知迭代”。《时间的朋友》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2016年,有一种气氛在弥漫,叫事情正在起变化:国家版本的“新常态”、王兴版本的“下半场”、李彦宏版本的“下一幕”,还有马云版本的“五新一平”……面对一个全新的庞然大物,大家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述它。

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我们的认知必须迭代了。……认知税,成了2017的第四只黑天鹅。

不一定。你也可以自己来抢占认知。抢认知变成下一个战场。谁能提出新认知,谁就占领未来。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交越来越贵的“认知税”,或者打越来越残酷的“认知战”。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今天的“案例分析法”。

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过来成为用于培养公司企业得力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能明显地增加员工对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培养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小学教学案例分析是指以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实践中积累的大量实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选择出生动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编写成的安全。案例的模式是先阐明案例的过程,突出问题的焦点,删除与问题无关的情节,最后对实例的问题作出评析,肯定或否定,或提出几个思考的问题供分析评价。

小学教学案例有下列基本特征

1)目的性:即将某一教学思想、某一心理原理或教学思路、方法蕴含其中;

2)真实性:它来自教学实践,是活生生的事例,并不是虚构或主观臆断的产物。

3)掩饰性:案例中掩去人名、地名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

4)典型性:某一小学教学案例要反映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其典型性就表现在什么问题上,以集中反映现象的矛盾或充分展现案例的重点。

5)启发性:能让读者产生“投入感”、“参与感”,引起耐人寻味的启迪和回味无穷的思索,激发起揭示案例中规律本质的积极热情。

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研究小学教学案例,直至编写案例,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系统工程,是培养他们独立的、综合的工作能力的得力措施。其中:

所谓独立工作能力是指青年教师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主要能力,如自学能力,教材的能力、设计优质教案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等;

所谓“综合工作能力”是指教师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从全书观点出发,去撰写教学经验论文的能力等。

在学习培训中,学习者通过表现上平平常常,甚至互不相干,然而实际中却精心挑选巧妙安排的案例的学习,在反复分析讨论中,学会举一反三,由表及里,触类旁通。

通过不断对比、思考、归纳,再实践、领悟、深化,从而建立一套独特的,于自己特别适合的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体系,包括程度、方法、基本观点、价值观等,改变以往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状况和机械循环、中不溜秋的中品位境况。

这个而艰巨的自我参悟、自我提高过程,交给教师的工作能力带来质变和升华——这就是所谓的“专业认知迭代”。

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学习编写案例。编写案例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阐述的实例不能过于简单,否则等于直接了当地肯定或否定,作用不大;能过于复杂,否则使读者难能理清头绪,生出充分论证的结论。

2、要突出因果联系和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不能堆砌事实,应看重阐明所举实例,对之作出评价,或提出思索的问题。

3、可以进行“加工”,但必须符合教学实践,不是瞎编。

三、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现举一例加以说明。题目《这样“将错就错”,好不好?》

对学生来说,这是一节初步一般应用题(两步)的十分平凡的课。

“三年级一班植树10棵,三年级二班比一班多植3棵,两个班一共多少棵?”张老师把写着命题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读题后,问道:“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话音刚落,一个孩子叫起来:“13棵!”听课的一听便知,这孩子太“失嘴”,打乱了教学步骤。可这位老师对答案不置可否,依旧让他站起来,“那么,你知道二班植了多少棵?”“植了13棵。”“这样,两个班一共植的不是和二班植的一样多了吗?”孩子猛醒了:“不,两个班共植的不是13棵。”老师因势利导:“想一想,二班植的棵数怎样求呢?” 思维引向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要害——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二班植的比一班多3棵,是13棵。”“两班一共植了多少棵?”“23棵。”(1)

教师并不满足于此,又问:“谁能告诉大家,要求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必须先求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学生有上述基础,回答并不显得为难),画出分析图(略),然后根据分析图,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2)最后,张老师还要学生分析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含意:算式中,10是一班植的棵数,10+3的和是二班植的棵数,10+(10+3)的和23是两班一共植树的棵数。(3)……

读了上面的案例,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①“将错就错”的教法好不好?为什么?

②这堂课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试加以分析。

以下是我试着对这个案例后的两个问题的简要回答。

有兴趣的朋友也不妨你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分析如下:

①“将错就错”好。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反映了教师的应变能力;

②这堂课十分重视思维训练和解题方法指导。(1)是“由因导果”(综合法),(2)是“执果索因”(分析法),(3)让学生说算式的含意,又一次从新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心理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