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导一评:坚守“有目标”的高效课堂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伦琴说:“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邱成桐说:“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优化课堂,关键是坚守“有目标”的学科教学。如何优化目标教学呢?我们认为,就是坚持“三导一评”。

所谓“三导一评”,就是导向、导学、导练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评价反馈。

一、运用目标,指导方向

布卢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因此,目标教学课首要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导方向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要达到此目标,教师定标要准确、易懂、可测,认定目标形式要多样,认定时机要合理。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遵循下面三条原则:

1.用学生的学习结果表现目标;

2.用学生的外显行为表现结果;

3.当寻找不到外显行为词语时,则应通过示例把内部心理过程转化为外显行为。

确定目标准确、易懂、可测,学生才能明确方向和学习任务。如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定标为:“1.能指出哪些图形是角;2.能指着角说出一个角的各部分名称;3.能用直尺画角。”这样就比较准确可测,而不使用“认识、知道”这一类只反映心理活动的词语。再如第一册“连加”,把“知道连加的含义”这一条教学要求定为“能看图说出连加的意思”就比较贴近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

认定目标形式多样,才能不断激励、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而不是徒有形式的挂小黑板和贴字条。如小学低年级,出示目标可有图标来表示,既新颖,又一目也然。再如三年级6的乘法口诀”只依次板书“编”、“说”、“背”、“用”四个字就概括了全部目标。特别是许多后继课,可以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逐一认定,效果更佳。

认定时机要合理,就是要根据课型和内容选择认定的合理时机,选择得好,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练习课一般先认定,后导练;新授课旧知识联系紧密的,也可以在测评的基础上认定;但全新的知识,则要先导学到一定时机再认定。如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全新的,其第一个目标“会结合分东西说平均分的意思”就要先通过实际分东西导入,当按要求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概念时才认定目标。

二、多种手段,引导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句话的其实质就是启发、诱导、教育、帮助学生从原有知识的基点出发,循序渐进地掌握科学知识,认识能力朝正确方向发展,实现矛盾的不断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要做到:

一是引导有序。教学中的每一步,如提问、讲解、点拨、练习、操作等活动都要有序地围绕目标展开。

二是引导得法。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导。导语要明确、富有启发性;点拨要得体,使学生有顿悟之感。

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说的、做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不要越俎代疱。

例如,教学“角”这一概念时,因为角不拘大小、位置,不受边的长短限制,用语言难以把它表述清楚。教学时,可用“变式”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它。可以画出几个角,所画的角中既有锐角,也有直角、钝角。所画的几个角的位置不同,边的长短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在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这样采用变式教学,就为学生抓住角的特征,由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进而为深刻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精选习题,引导训练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出现相关知识的混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精选习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就一定能新知识的形成掌握。

如概念教学中的分类练习与对比练习。分类练习不但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对比练习,可以使学生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每个要领清晰地保持在学生记忆中,这是学习数学方法之一。

又如,各种练习,要有层次和梯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四、运用评价,微观调控

教学中的即时评价的作用很重要,它主要为了改善与调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节好的目标教学课,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微观调控。

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一般包括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对掌握新知所必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前提测评”,形成性评价是以反馈矫正为核心,旨在检查教学目标达成与否并及时调整改进教学过程的评价。

评价不仅要评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而不要抓住与目标无关的枝节问题纠缠不休。一句话,评价要有目标控制意识。

如何进行评价呢?

1.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要能激励学生的思维。目标教学的评价不是为了分等,而是为了改善,因此教师运用评价手段时要多表扬,多肯定,多启迪。

2.评价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可以是教师点评,更应该注重学生自评和互评。许多都是采用的自我评判、讨论、举反馈牌等方法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可以评学生,连教师教学中的失误也可进行评价与找出。

3.评价还要注意评价的时机,要因材施评及重视评价的补救措施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