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案例与评析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 广中平佑(日本得菲尔兹奖数学家)说:“在数学里,分辨何是重要,何是不重要,知所选择是很重要的。”

  • 华罗庚说:“下棋要找高手…。。只有不怕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说明】

本案例是苏教版义务教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的购物活动,使学生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了“用数学”的乐趣。

【案例】

一、导入(多媒体演示)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商店走过去一个小顾客,买了一本故事书,她很高兴,售货员阿姨找了2元钱。(鼓励学生说完整)

师:今天是小红第一次一个人去逛商店,她很高兴。小朋友们想不想也自己去逛商店,买一件买自己喜欢又需要的东西呢?

(出示漂亮美术字体课题:小小商店)

[评析: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同龄小朋友的第一次体验激励学生的尝试欲望。]

二、铺垫

师:小朋友们逛商店要带好什么?

生:钱。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信封,说说自己各带了哪些钱?

(请一个小朋友展示一下自己带的钱。通过实物投影,生一一展示: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五元……)

(多媒体出示书P66的货柜。)

师:说一说里面有哪些东西?分别是几元?小朋友们拿出信封里的钱,告诉大家你想买什么东西,准备怎么付钱?

生:我想买字典,因为字典正好10元。(出示10元钱的人民币)

生:我想买文具盒,我是这样付钱的。(出示32元钱)

生:我也想买文具盒,我是这样付钱的。(出示一张5元,一张1元)

生:老师,我还可以付钱。(出示6张一元)

师:了不起,你们真会动脑筋!

生:老师,我零钱不够,我可以拿出10元钱,售货员阿姨再找我4元就行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想出不同的付钱方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那么,小朋友们,为什么觉得哪些方法好呢?

(学生也发表了不少意见,老师一一加以鼓励,并不十分强调哪种方法最好。)

[评析:教师分别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情感,为后面学生的购物活动作好充分铺垫。]

三、招聘

师:小朋友们真会买东西,下面教师有个好消息要宣布──

(多媒体演示:出示卡通人物小叮当,伴有录音:小朋友们好,我是全国最大的儿童用品商店的董事长小叮当,我们经营小朋友需要的东西,如玩具柜里有布娃娃、小汽车、小飞机等;学习用品柜里有铅笔、橡皮、文具盒等等。为了满足小朋友们的需要,现在在我们班设立四个分部,由李老师任总经理,并通过考试妙用四个营业员)

(老师将柜台放在四个小组,挂好总经理的胸牌。)

师: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招聘小营业员。

(出示P66的柜台,每组请同学回答一个问题,回答得好的聘为营业员。

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大约需要几十元?

30元钱,买一个熊猫和布娃娃玩具够不够?

50元钱,买柜台上的东西最多能买几件?

我买地球仪不够怎么办?

[评析:老师创设了富有情趣、竞争性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及参与性,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状态下将思维发挥出最佳水平。]

四、购物

师:现在请小营业员到位,请蓁小朋友当文明的小顾客,排队购物。如购物过程中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问总经理──李老师。

(在轻松活泼的音乐声中学生纷纷排好队,饶有兴趣开始购物。)

[评析:创设小组购物的真实情境,学生从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如何取币,如何找币、学会与他人合作。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了自主参与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交流

师:现在请小营业员来说说你丰买东西时遇到什么问题?

生:有时候我钱找不开,和老师换了零钱。

生:找不开钱时,我会让有零钱的小朋友先买。

生:有时顾客很挤,他们不排好队。我希望他们能排好,做文明的小顾客。

师:下面的小朋友,你是文明的小顾客吗?说说你今天买了什么东西?为什么买它?

生:我买了橡皮,因为我的铅笔快写完了。

生:我买了铅笔,因为我的铅笔昨天丢了。

生:我买了布娃娃,我想每天抱着它睡觉。

……

师:小朋友们真懂事,都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今天的活动玩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评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及解决问题方面,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态度。教师最后谈心式的问答,关注学生课堂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了自我教育,是整堂课的延伸和升华。]

(苏州市塘市小学 李娟)

【评点】

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儿童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做事来学习”。“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这种教育思想对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对“实践活动”提出了如下具体的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些目标如下实现,我们可以《小小商店》这一实践活动中得到不少启发。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

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就是指教师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作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本课中,教师就创设了富有情境的、富于挑战意义的真实生活情境,又通过竞选玩具柜、学习用品柜等四个柜台的营业员,激发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也满足了孩子的竞争好胜的心理需求,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尝试欲望。

富于生活气息的“小小商店”场景,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其中学习挑选物品,学习取币、找币,学会与别人交流。因此,他们不仅在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更是在学习怎样生活。让学生与生活零距离。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现实、自由、宽松的环境,这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2、激发思考,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新课程教学十分强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只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动脑,努力去做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最终解决这一挑战性问题,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功体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就本课而言,教者先后提出诸如“你们想不想去逛商店,买一件自己需要又喜欢的东西呢?”、“谁来说说自己各带了多少钱?”、“你想把今天的活动和大家交流吗?”以及关于竞聘营业员的几个问题,都是富有挑战性问题。同学们被一个个挑战性的、有生活意义问题所吸引。通过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发散性。

本课中,师生、生生之间打破了传统的位置关系,在动中学,在做中学。整堂课师生、生生零距离,民主、融洽的氛围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身临其境,共同体验了合作的乐趣,活动的乐趣。在师生、生生的亲密交流和亲切谈话中,学生不得不感受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与选择的灵活合理性,在体验合作乐趣的同时又丰富发展了了自己的良好品德、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意识。

3、体验成功,让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情感

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注重实践第一,注重氛围的创设,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中,教者创设小组购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参与购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如何取币,如何找币、学会与他人合作。因为他们都在其中参与,都在购物、取币、找币,因此,气氛是轻松和谐的,它们也都能从中获得享受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获得学习的自信。可别小看这些,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种良好的学习情感,正是以后学习更多知识、迎接更多挑战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学习常常处于这样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他们将会以更加自己的心态迎接学习的挑战、生活的挑战以及未来工作的挑战的。

美国教育家研究发现:“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我说:生活会使数学更加精彩,使学生更出彩!

让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并不是让他们去研究什么高深的数学,搞什么重大的发现、发明与创造,而是让孩子们在整个小学阶段直到今后的学习中应具备以下数学学习品质:

1、对现实生活与现实世界充满了好奇心;

2、有一双数学的“慧眼”,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着较敏锐的洞察力;

3、有着较强的数学意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能尽量用数学知识去解决;

4、善于思考,能不断修正、融合别人的方法和思路,有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习惯;

5、对“问题解决”不仅感兴趣,而且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解决它,能经常获得“智力上或美学上的”的成功体验;

6、坚韧、进取,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

从古到今,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息息相关。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社会也不断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则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如果能做到这样,抽象的数学会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内容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会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会不断地在学习中去应用数学,同时也更不断地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促进他们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甚至还会迸发一些新的思维灵感和创新火花呢。

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关注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关注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数学学习也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真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才能让数学的课堂更加精彩!

(本文曾收入朱红伟主编《新课程核心理念与案例·小学数学卷》,东南大学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