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思维游戏:你知道“数学悖论”吗?(二)|4-6年级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0-07-19

【题记】

如果梦想够坚定,就能体会到一边漂泊一边实践的乐趣,就不会把当下吃的苦看得那么重了。——佚名

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真相,但每个人最终都会成为真相。——破冰行动。

◆ 基本玩法

蚂蚁与橡皮绳悖论是一道让你的直觉经受考验的数学趣题。

问题是这样的:一只蚂蚁沿着一条长100米的橡皮绳以每秒1厘米的匀速由一端向另一端爬行。每过1秒钟,橡皮绳就拉长 100米,比如 10秒后,橡皮绳就伸长为1000米了。现在假定橡皮绳可任意拉长,并且拉伸是均匀的;蚂蚁也会不知疲倦地一直往前爬,在绳子均匀拉长时,蚂蚁的位置理所当然地相应均匀向前挪动。现在要问:如此下去,蚂蚁能否最终爬到橡皮绳的另一端?

也许你会认为,蚂蚁爬行的那点可怜的路程远远赶不上橡皮绳成万倍的不断拉长,只怕是离终点越来越远吧!但是千真万确,蚂蚁爬到了终点,奇怪吗?

这又是一个数学悖论!

同学们可以在班上讨论与争辩,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 聪明进阶

著名的数学悖论还有不少,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试着理解几则著名的“数学悖论”:

1“说谎者悖论”。

这个悖论最早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出现的。当时克里特岛哲学家爱皮梅尼特曾说过:

“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

那么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呢?

2、这是“说谎者悖论”的又一个变例。

在同一张纸上写出下列两句话:

①下一句话是谎话

②上一句话是真话 

这两句话该怎样理解?你能理解出来吗?

3、罗素悖论

 一天,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谁给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为什么理发师会哑口无言呢?

◆ 指点迷津

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很快渗透到大部分数学分支,成为它们的基础。到十九世纪末,全部数学几乎都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上了。就在这时,集合论接连出现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结果。特别是1902年罗素提出理发师故事反映的悖论,它极为简单、明确、通俗。于是,数学的基础被动摇了,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此后,为了克服这些悖论,数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此产生了大批新成果,也带来了数学观念的革命。

● 参考答案

关于罗素“理发师悖论”理解:如果理发师承认别人给他理发,则与他说的“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理发师理发”矛盾;如果理发师自己给自己理发,也与“为自己理发”相矛盾。

其它的请同学们自行理解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