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新编中老年人自身要学点心理学知识(3一10一5)半途效应

 赵站长的博客 2020-07-19

三.巧妙利用各种挫折提高耐挫力。少年儿童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触发联想。进行挫折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讲道理、列条条,很难收到实效,必须遵循“从游泳中学游泳”的基本原则,从“挫折中悟挫折”,多利用报载的、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进行教育。

1.自然环境挫折。自然一旦发生淫威,人的力量就显得渺小和苍白。但如果这时人的心理堤坝没有被冲垮,那就还能实现根本意义上的“人定胜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环境正是要人来改变的。”“人也生产着社会。”如汶川遭受地震灾害后,某校除了开展“我为灾区献爱心”的活动外,还组织了“假想”讨论,“假如地震毁灭我的家……”对人力所不及的自然挫折做到有心理准备。

2.社会环境挫折。由于社会条件的某些限制,人的某些需要和动机可能无法实现。如果对此准备不足,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如在学生干部选举差额投票前可先开展“假如我落选?”、“为啥别人不投我的票?”的小型讨论,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3.个体需要挫折。荣格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常常为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完善,这就是自我实现,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某学生一贯自以为演讲水平高,可参加全市“爱粮周”演讲却名落孙山,老师抓住这件事,开展主题活动,使大家明白: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存在差距,任何时候既要想到“过五关”,也要准备“走麦城”。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挫折耐力就会渐次提高,从而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将胜利、失利都作为零的起点。

四.辩证地分析不尽人意之处,在比较中认识挫折。以前的政治思想教育往往剔选尽善尽美的教育内容,描绘白璧无瑕的神州大地,孩子脑海中只有“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现实,没有“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风云变幻。一旦社会上不正之风、阴暗现象、污垢潜流等直接作用于儿童感官的时候,他们往往目瞪口呆,觉得不可理解。教育应努力克服这种片面性,多引导孩子辩证地看世界、看祖国、看社会、看人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趋势中炮火不断;迅猛而至的新科技革命中蕴藏着新的生态威胁;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卷入了泥沙浊水;廉洁高效的党内存在着不正之风;富庶文明的那一边依然有贫困与愚昧;热诚敦厚的人群中不乏狡诈残暴之徒;铺满鲜花的甬道上会蔓生棘针蒺藜……“应知天地宽,何处风云动?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陈毅诗)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小学点辩证观点,既多看主流,多看光明,又看到黑暗,看到挫折,长大才能迎难而上,勇敢出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是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学习体验与分享(其中会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话并结合我的一生体会与经验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与我联系,会妥善处理,谢谢!)我写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应注意的事儿!退休后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请参看赵站长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临与指教哦^0^!欢迎大家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