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人的真相:单词量差距等于贫富差距

 心有树 2020-07-19

这两天,看到一位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有感而发,说“单词量的差距等于贫富差距”。同事看完,深以为然。其实这篇文章不止是说给机构老师们听的,更重要的是说给天下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听的——

先给大家讲三个见闻。

01

穷人孩子的单词量

只是富人孩子的一半还不到

美国很多图书馆有的这么一张图:

即便你看见的不是这一张,也有类似的图例说明: 都是3岁的孩子,高低收入的家庭差距可以最高到达3000万个词。

请大家注意,上面这张图说的是孩子小小人生头三年听到的单词总数(很有可能包含重复的词),高收入家庭可以到达4500万个词,而低收入家庭可能只有1500万个,中间差了3000万。

同样的一个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方法,就是单词量,例如这幅图:

一样都是三岁小孩,高收入家庭的孩子的单词量已经到了1100个,而低收入的只有500个,几乎是拦腰斩断。

但问题只是钱这么简单吗?

02

我的小时候

金钱上,我家不算富裕,我爹是普通的事业单位基层员工,还记得我家刚刚有1000块钱存款的那一天,爸爸妈妈好开心,说他们终于存了整整1000块钱。

但回头看,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真正的早九晚五,而且单位和住宅区步行时间3分钟。

他们的工作有个好处:就是我爸有大把大把时间陪我。

讲真,有时候他一天的工作在两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于是我们开始玩儿五线谱认读游戏,他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划五条线,用象棋棋子当音符;我们也玩儿糟糕的演奏游戏,看谁能把钢琴弹得更难听;那个年代,家长带孩子一起上班或者甚至出差都是可能的,我当时就旁听了很多关于水质化验、大坝监理、以及如何赞美上司的对话。

等上学之后,老师常常请家长,理由是:你们家孩子太话痨。

03

家长常常问我:

什么早教教材最好?

每一次我看见这种问题,就想到上面两个例子,所以这三个见闻讲完了,我来说说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联系。

也许看到这里,你早就知道答案了。

单词量差距,其实是贫富差距的外化。

但贫富差距的 内核是对时间支配权的争夺。

拥有时间支配权的家长,能把更多时间轻松地支配和孩子的家长,是真正“高收入”的家长。

这种“高时间收入”人群,才能培养一个“高单词量”的孩子。

所以,各位家长和老师,我想毫不遮掩地带大家看几个本质问题:

1 如果你的时间不富裕,

纠结早教教材是完全没意义的

这就跟“看电视”没办法学会外语是一样的道理。

你丢一本书给完全没有基础的三岁小孩,她只能再丢到一边去。

书只是一个沟通的平台,重点是孩子跟一个自己爱的人一起聊天,产生沟通的能量。

这也就是我不那么反对屏幕时间的原因,如果大人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不但一起看,而且还一起讨论当中的情节,进行解释和延展,其实跟看书是一样的。当然,保护视力很重要,这个不需多说。

有时间,才能产生有意义沟通。

2 多赚钱还是多赚时间,

永远是纠结

许多老师在没娃的时候,拿的是计件工资,想提高收入必须投入更多时间。

这种薪酬模型在你有大把时间挥霍的时候,看起来非常好,多加加班赚钱,还可以防止过于闲暇乱花钱。

但当一个人有娃之后,会很快发现他们和工作在争夺时间的控制权。

你想周末陪娃?对于培训机构的老师而言,课却都排在周末呢,还想拿提成么?

然而,有另外一群人 (机构老师),入行的时候就开始考虑 exit plan,制定了稳健的五年计划,等到有娃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

A 有稳定的老东家,并且单位小时薪水增高,不需要投入时间,也能保证稳定的总收入。

例如,25岁时可能需要一周工作56小时维持稳定的收入,到了30岁只需要16小时即可。

怎么做到的?25岁的时候需要坐班,然后周末带课;到了30岁,不需要坐班,只兼职带周末的课,并且课酬已经翻三倍。

B 开始有自己的工作室,每周依然工作40小时,但周中时间已经大量释放,且收入增加五倍以上。

这种人的年龄可能更长一些,平均在33-35岁。但他们通常有工作狂一样的25岁,往往有一小段管理者从业经验。自己做工作室需要自负盈亏,心理要更强大,但收益也成倍。

这两种人路不同,但目的都一样:释放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能量。

3 花时间去赚钱,

赚钱为了给孩子报班,可否?

在三岁之前,除了少量的高质量保姆时间以外,其实父母是最好的。

三岁之后,其实父母的爱与老师的专业不矛盾,增加孩子接触社会的机会是有益的。

高质量的教学陪伴并不便宜,于是你得跟培训班老师比拼时薪,是他一个小时赚你钱多?还是你一个小时赚别人的钱多?

我倒更关心他家的父母时间分配,即有意义的陪伴时间有多少,感觉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家庭。

各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掌握流利外语,扩充语言单词量, 其实关键不在哪本教材,而是你跟孩子都做了什么,等孩子再大一些,看领他进门老师是否契合,说白了还是时间价值的比拼。

写在最后

明老师平时和很多一线英语教师聊天,发现很多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无奈感: 老师很努力想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家长们却不理解、“不配合”。

家长们总会在临考前或者考试后问老师“我家孩子英语怎么这么差?”“到底该怎么办呢?”但却鲜少有家长在老师们给出推荐阅读的英语书单后给学生们买;鲜少有家长在老师们布置了作业后认真监督学生完成;鲜少有家长在老师们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后真的重视学生的英语阅读。

家长们大多太迫切地想要结果,而不想在过程中有所努力。多少家长还是认为课外阅读无用?多少家长还是只希望孩子“专注课本就好”?多少家长还是对“提升英语素养”嗤之以鼻弃如敝履……

他们拒绝拓展,拒绝改变,拒绝静下心来让孩子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但是,老师不是神,做不到能掐会算,做不到让孩子只背考卷上恰好会出现的几百单词,做不到让孩子只记住考卷恰好将要考到的那两三篇文章。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英语学习更是如此。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以真正提高词汇量,没有厚积而薄发,就不可能做到一鸣惊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