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频空间】深度好文|一个游戏引发对“儿童观”的深度反思

 五千韧月 2020-07-19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运用“学习故事”理念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实践研究

(SGH17H324)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载于《上海教育科研》,2018, (4): 59-63.

作者:范铭

教育学博士、副教授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幼儿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陕西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专委会副主任

“学习故事”研习同行者

摘要


文章从一段幼儿游戏视频切入,通过对故事结局的猜测以及观看教师的反应,引发大家对其影射的“儿童观”的思考。并由两个隐喻:其一,隐藏的“标尺”,通过“儿童观”应该关注现在儿童的具体现状,还是未来的理想预期的辨析,反思其内涵;其二,挥舞的“指挥棒”,希望老师们不仅能够“看到”更能够“看懂”儿童,建构强大的儿童形象,以期充分发挥儿童观的正向价值。

01

引子:一个“猜不出”结尾的故事

一次外出观摩,在某镇幼儿园中看到了孩子们在游戏,就随手拍了一段视频。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后来多次与幼儿园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这样一段2分多钟的短片,却成了一个让很多人不认同开头、永远也猜不出结尾的年度最佳“悬疑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 开  端 ·
 一群孩子站在幼儿园搭建在一座低矮的小山上、大概60-80厘米高的木架子往下跳。


1(00:03)

孩子们在幼儿园搭的木架子上往下跳


当老师们看到故事这样的开头,
几乎都不认同的摇头,并表示在自己的幼儿园里绝对不会让孩子们这样玩儿,理由几乎是异口同声——

“太危险”

“不安全”

基于此,我们让老师们把所能想到的所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情况全部梳理一遍,除了作为教育者可以控制的器械安全,以及给幼儿造成的运动伤害外,大家还忧心忡忡地提出了各种质疑:

  1. 站在架子上的孩子互相推挤,摔下来怎么办?
  2.  一个孩子跳在垫子上,还没站起来,另一个孩子跳下来砸到怎么办?
  3.  放在小山坡上的垫子滑下去、或者滑开,孩子跳不到垫子上怎么办? 

    · 发  展 ·

故事在老师们担心着各种“危险”中向前发展,大家的内心在不认可中不断纠结……


图2(00:22)

在排队过程中,

后排的白上衣的小女孩想插队,

前面粉裙子的小女孩用右手阻挡了一下

(请注意图中圆圈标注的地方)


图3:(01:00)

一个小女孩跳下去后在垫子上打滚,

粉裙子的小女孩挥手示意,

并大喊“我要跳了”,

很快这个小女孩离开了垫子

(请注意图中圆圈和箭头标注的地方)

图4:(01:11)

随后,白上衣小女孩要求已经跳下去的同伴

“把垫子拉紧点”,

同伴很快调整了垫子的位置

(请注意图中圆圈和箭头标注的地方)

老师们之前言之凿凿的担心、害怕,在孩子们不断的“拆招”(图2、图3、图4)中变得有点尴尬,关键是整个过程并没有老师的介入,孩子们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妥妥地处理着各种问题。故事还在继续……

· 高  潮 ·

       老师们认真观看的过程中,她们很快地发现了隐藏在这个故事里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穿小西服的女孩(图5、图6)。在大家都纷纷跳下来的时候,她一直在犹豫,期间小伙伴们不停地鼓励她,甚至还帮忙出主意。看着一直不敢跳不下来小女孩,老师们也开始着急。   

图5(00:52)

穿小西服的女孩把脚在架子的边缘

试着踩了几下,

探身子向前看,之后放弃。

601:32)

甚至在某一时刻,

穿小西服的女孩向站在远处的老师求助,

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大家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胆小”、

“懦弱”

“不敢尝试”

……

老师们已经迫不及待的给这个孩子打上了“标签”。

“请大家猜猜——最终,穿小西服的女孩能跳下来吗?”
“能!”

答案竟然出奇的一致,老师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即使有一些老师有些犹豫、有些不确定,但这很快就淹没在了主流的声音里。  

· 结  尾 ·

然而,故事在2分多钟后戛然而止!

图7(02:21)

穿小西服的女孩决定离开架子

小女孩的离开,让故事的结尾完全超出了那些最初坚定地认为“能跳下来”的老师们的预期。面对这样的结果,大家从最初的“不能接受”,慢慢变得“可以理解”。特别是一些在故事一开始就有点点犹豫和不确定的老师,面对这样的结果似乎更加释然。
但是,当我们抓住这些“可以理解”和“释然”追问下去——
“你‘希望’孩子最终可以跳下来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呢?”

“当然!”

“我会多鼓励孩子”

“多孩子多一些锻炼的机会”

有些老师提出“会给孩子做示范、讲动作要领”等等。

在老师们积极而又热烈的讨论中,让大家对结局充满了“遗憾”。

02

隐藏的“标尺”

在“现在与未来”中反思儿童观的内涵
      这是一个本该很容易猜到结局,却让很多人猜不到结局的故事;这是一个结局本该让人顺理成章的接受,却又意外的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不愿接受的故事。如果没有任何故事背景以及人为感情因素的干扰,根据人们的常识会认为,因为“敢”所以“跳”,那么小女孩儿因“不敢”→“不跳”,其原因和结果之间是一个最简单、最直白的否定命题的推理过程,应该是最没悬念地为众人所理解并接受;反之,因“害怕”而“跳”,则违反了人们认知的常态规律。然而,在多次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的反应是不能(或者更多的是不愿)接受一个简单的、符合规律的因果关系,却一味地追求一个本不应该成立的因果关系,如果站在纯粹的逻辑推理的角度看,简直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执着,但是,如果把这种违反认知规律的因果关系放在故事发生的背景中去揣摩,貌似也可以理解看客们当时当下的心理状态。

      因为,无论大家承认与否,在做出判断的时候都是以前置经验中隐藏的某种“标尺”为准,也就是说,在老师们观看视频的之前,已经在潜意识中前置了“敢于跳下来就是勇敢的孩子”与“不敢跳下来就是胆小的孩子”的价值判断,当看到孩子的实际表现之后,只需简单套用这种价值判断即可。那么,我们就要追问了,这种前置的价值判断从哪里来?我们对孩子的评价不是应该基于其当下的状况吗?而在大家对视频中进行孩子的评价的时候呢,确是围绕“跳”→“勇敢”、“不跳”→“不勇敢”,这样形式简单的推理来进行。集体无意识地、狡黠地回避了孩子当前的状况、正在发生的事件,而是以未来的某种标准,即“能不能跳下来”作为评价的标尺。

      忽视被评价对象个体之间巨大的差异,完全无视过程而寄希望于对结果“一刀切”式的评价,就是目前大家默认的现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抱怨教师、家长的观念落后,有人扼腕教育理念的落后……真正的原因是这样吗?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这种隐藏的评价“标尺”之所以广泛存在的“合理性”。
究其根源,有没有一种“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儿童当下状况”的儿童观真正被提出过。有人会说“儿童观”不就是“对儿童基本的看法和观点”吗?但这仅仅是“儿童观”形式上的概念。它的内涵呢?同样也会有人很快抛出我国《教育法》中为人耳熟能详的句子——“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儿童是什么样”的当下判断,还是对“儿童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美好期待?答案不言而喻。正是多年来在这种集体潜意识的期待中,我们已经慢慢地用“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目标”取代了“儿童观”——对儿童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忘记了对儿童每个独特个体的、当下的、正在进行着的具体现状的关注、理解、识别与回应,而习惯于用一个未来的、统一的、应该会发生的可能性去要求、评价孩子,并据此为孩子打上标签。

      若干年前看到新西兰的儿童理想宣言:“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身体 、心理和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才感到豁然开朗,
“儿童观”不应该是对未来儿童“培养目标”的炫耀,而应该是对现在儿童“成长状态”的反思!对“儿童现在是什么样”的儿童形象的理解不能混淆于“期待儿童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在“现在”与“未来”语境中的反思儿童观,让我们明白,我们对儿童观理解的误区无所谓老师或者家长或者教育理念的“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而根本就是只明白了“儿童观”这三个字代表的概念,却没有理清“儿童观”概念下的内涵,这也许才是值得我们真正深思的问题。

03

挥舞的“指挥棒”

在“看到与看懂”中反思儿童观的价值
     当作为接受现代教育而成长起来的教师,不断浸润在“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成人不宜随心所欲地‘设计’或‘塑造’儿童。儿童与成人一样享有‘目的’地位,成人应‘跟随儿童’而非‘创造儿童’”[1]这样的话语环境中时,儿童观就像教育中不断挥舞的“指挥棒”,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推动着课程改革,以及“课程设计的三个基本成分,即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方式设计,都要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2]而欢欣鼓舞、自觉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观看文章之始提供视频的教师们的反应,却给了我们当头棒喝。

      这样我们不得不反思,感慨在儿童观认识的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掌握中西方“儿童观”的各种理论,但当我们真正进入儿童的生活世界,面对儿童不确定的行为情景时,所做出的那种相对稳定的回应方式,其所体现的抛弃了各种科学理念的、仅局限于自身经验的直觉判断,却让我们无力地感觉到对“儿童是什么样的”的问题在现实中仍然是无解的。有时候这种“无解”是一种面对教育实践的集体无意识的不作为。因为,大家知道儿童观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会产生影响,却不知道到这种影响如何发生,自身处于何种角色、可以做些什么。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死循环”中“儿童观”的价值被逐渐的消耗殆尽。

      瑞吉欧教育奠基人劳瑞兹·马拉古奇曾经呼吁关注“你心中的儿童形象”,“世间有无数关于儿童的不同形象。你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儿童的形象。当你开始接触儿童时,这个形象就开始指引你了。你这个内在的理论推动你行动于某种特定的行为;当你和儿童交谈时,在聆听儿童时,在观察儿童时它都引导着你。”[3]在这种理念引导下,我们希望在实践中,老师们首先能够“看到”儿童,这个儿童不是一个抽象的儿童形象,因为任何一个孩子,无论他/她是否进入到我们关注的范围,自形成起就已经与真实世界的某一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地以自我为中心建构着多样的经验和关系。因此,我们要“看到”具体的“人”,基于这个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主体的独特性。同时,能够“看懂”儿童,思考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即他/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他、她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说?我们要从仅仅只会“看到”儿童成长为儿童成长的观察者和促进者,能够穿过表面去理解每个儿童所具有的潜力和当下的心理状态,以尊重、理解、认可的心态接纳他们。

      因此,如果我们想挥舞起“儿童观”的指挥棒,最大限度地在教育过程发挥出其正向功能,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就需要建构强大的儿童形象。“我们现在必须做的是勾画出儿童的形象,必须把很多儿童从他们发现自己深陷于斯的令人绝望的情景中拉出来。如果我们把儿童从这些困难的情景中挽救出来,我们也挽救了我们自己。”[4]摒弃那些“儿童是易碎的、无能的、虚弱的、好像是玻璃制作的形象” 我们必须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无限的可能。并此基础上,从“我要教”转变为“我想知道孩子是怎么学的”,由此构建环绕“我和孩子们”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儿童充分地与周围的人、事、物建立关系,并由此发展儿童自己关于认识世界的理论。

04

在对儿童观的深度反思中重新建构儿童形象


文至结尾,在对“儿童观”的内涵、价值进行了一番反思之后,让我们重新再来回顾文章一开始的视频,从另一种全新的视角——相信和开放的视角,观察、分析理解穿小西服女孩的“当下状况”,也许我们会对儿童形象有另一番认识。

1. 她是胆小的、懦弱的孩子吗?

    如果她胆小、懦弱为什么选择站在木架子上面,这恰恰说明,她愿意尝试,不愿轻易放弃。而且,我们如何定义“胆小、懦弱”,她不敢跳下来,但也许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节目,这能算胆小、懦弱吗。

2. 她跳不下来是能力不足吗?
    如果她能力不足,跳下来很可能会造成运动伤害,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她选择不跳下来,不正是在自己的能力和要完成的行为之间做出了正确的评估,并坚定地执行,孩子不是很棒吗。


3. 如果孩子跳不下来,是不是说明老师或者教育很无能?
    
孩子在经过犹豫、尝试后,觉得自己现有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跳下去”这个行为,并做出离开的决定。由此推理,当有一天她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完成“跳下去”这个行为时,可能会做出“跳下去”的决定。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能不能不一味地否定孩子的现在,替孩子规划“美好”的未来,而是理解、认可并接受孩子当下的状况,给她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权利。

如果进一步追问,即使孩子一直都跳不下来,那又如何,我们尊重并接受孩子的这种“慎重起见”,顺应儿童自身“内在自然”的展开,认同这种“朝向‘自然的目标’的‘内在的发展’”状态[5]。积极主动地关注孩子的发展过程,当孩子遇到困难求助的时候,给予适时的支持;当孩子有所进步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鼓励。

    这也许是我们期待的完美结局,但更应该是当今教育和教育者真正要在“儿童观”的指导下践行的实践!为此目标,心向往之,砥砺前行! 

——————

参考文献

[1] 蒋雅俊,刘晓东. 儿童观简论[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3-6.

[2] 张娜,陈佑清.现代儿童观及其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3(3):91-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