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彧与荀顗|父子人格背离后的汉晋士人心态转变

 四地闲夫 2020-07-19

导读:

荀彧生活在东汉末期,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士人代表。他心存忠义,企图通过辅佐曹操来实现汉朝中兴。荀顗作为他的儿子,却有着相反的价值取向和政治选择。父子二人人格上的背离,实际反应出汉晋之间的士人,在不断变换的政治局势下由理想主义向功利主义的转变。

一、

颍川荀氏从东汉荀淑开始,逐渐成为地方望族。荀彧与荀顗,则是汉晋时期颍川荀氏的代表人物。

荀彧与荀顗|父子人格背离后的汉晋士人心态转变

荀彧剧照

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轮番登台,皇权被冷落到角落里。之后发生了黄巾起义,地方军阀董卓又进京一顿折腾,至此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成了如春秋周天子一般象征性的存在。

两汉毕竟统治了几百年的时间,天下乱了,但仍有一大批追随者,荀彧便是其中一个。皇权自身的力量太过薄弱,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挽救汉朝。同大多数忠于汉室的士人一样,荀彧依附了地方势力,以此来达到匡扶汉室的目的。

经过一番观察后,荀彧舍弃了袁绍,投奔了曹操。

从当时的实力来看,曹操是比较弱的,二人的结合是惺惺相惜,更是时代的需求。曹操需要人才壮大势力,荀彧需要平台实现理想,本质上二人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荀彧对曹操的帮助是巨大的 ,'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首先,荀彧力主迎奉汉献帝,使曹操取得政治上的优势。东汉末年的士人,仍然十分注重名节。拥戴了汉天子,便是名正言顺,曹操获得了执天子剑的正义地位,跟随曹操的士人也不会因此失节。

其次,荀彧自身就是一面旗帜,为曹操带来人气。作为颍川高门士族的代表人物,荀彧的加入,为前期争霸的曹操塑造了良好的政治形象,也吸引了更多名士的关注。

最后,作为最重要的谋臣之一,荀彧为曹操屡出奇谋,并制定战略目标。他提出要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先以兖州为基地积蓄实力,接着进军河南,以豫中为基地实行屯田。他还预见了袁、曹最终的决战,主张趁袁绍兼并公孙瓒的时候,解决四面受敌的情况,除去吕布、刘绣、马超、韩遂等人,全力与袁绍决战。

荀彧与荀顗|父子人格背离后的汉晋士人心态转变

荀彧和曹操剧照

可以说,在曹操追逐权势的路上,荀彧功不可没。然而在打败袁绍后,曹操和荀彧开始分化,前者的政治野心逐渐膨胀,后者一心匡扶汉室,两人产生了本质上的矛盾。

建安十七年,二人的矛盾彻底爆发,曹操准备晋封魏公,荀彧坚决反对: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扶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由此可以看出,荀彧的初心未变,始终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曹操欲望受阻,但碍于荀彧的威望和功勋,只能暂时隐忍不发。在荀彧死后,曹操还是晋封了魏公。

二、

荀彧有功勋、有节操,却抱憾离世,晚景凄凉。他的儿子荀顗在政治品格和道德节操上都不如他,却因为帮助司马氏夺权成了西晋开国元勋,政治生涯达到顶峰。

让荀顗坑的最惨的,当属曹髦。曹髦继位后,荀顗倒向司马氏的阵营,积极出谋划策。他劝司马师,要察外志,及早分清敌我,做进一步的谋划。

司马昭出兵平诸葛诞之乱,荀顗留守洛阳为他看家护院。

曹髦被杀,作为魏臣,非但不维护曹氏反对司马昭,反而为司马氏劳累奔走,平息朝野内外对司马氏的不满与愤怒,帮助司马氏平稳度过这张政治风波。

荀彧与荀顗|父子人格背离后的汉晋士人心态转变

曹髦剧照

之后的荀顗对司马氏愈加卑微,风骨全无。为了谄媚司马昭,他号召除三公外的官员,向司马昭行人臣之礼,并带头跪拜。王祥对荀顗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并说这是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的行为。还特意强调了一下,司马昭虽然尊贵,但还是魏国的宰相。可见,王祥是打心里瞧不上荀顗这种谄媚行为的。

别人是否瞧得上自己,荀顗并不在乎,他所追求的只有利益。如他所愿,司马氏确实给予他丰厚的回报:

'咸熙初,封临淮侯。武帝践祚,进爵为公,食邑一千八百户。'

荀顗追求利益毫无底线,他与贾充联盟,力推贾充之女贾南风为皇后。贾南风我们都太熟了,是引起八王之乱的罪魁之一,间接葬送了西晋。荀顗竟然盛称她'姿德淑茂,可以参选'。他的曲意逢迎,投机苟合的处世态度,让他的官职从侍郎加至太尉,爵位从亭侯进为公,地位极其显赫。

三、

从荀氏父子的为政经历可以看出,无论是政治品格还是个人情操,二人都有极大的不同。

荀彧立身严正 , 行为世范 ,一心匡扶汉室,始终坚守儒家的君臣纲纪,反对臣子祸乱朝纲,更反对人臣谋逆。他始终有着自己的底线,面对曹操的威压,不妥协,据理力争。他举贤进德 , 皆不是为己谋利。

反观荀顗,完全是一个投机政客。无论是攀附司马氏,还是与贾充等人结为朋党,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他毫无底线,其父恪守的儒家忠君思想,在荀顗这里更是荡然无存。

荀彧与荀顗|父子人格背离后的汉晋士人心态转变

司马昭剧照

荀彧和荀顗父子政治品格上的巨大差异,仅仅是因为自身人格不同么?自然不是!

荀氏父子身处时代不同,分别是汉魏与魏晋交替时期。时代不同,政治风气也不同。荀彧与荀顗政治品格的差异,不仅仅是因为二人的自身品性的不同。二者的政治品格变化,是东汉末年到西晋立国之间士大夫政治取向转变的反映和缩影。

四、

汉武帝时,儒学得到振兴,忠义道德被摆到了很高的位置。忠于君王的思想在士大夫心中逐渐根深蒂固,这种忠诚,在东汉末期表现的极为突出。大厦将倾,士人在拯救大汉的同时,一方面捍卫着儒家的忠义道德,一方面坚持从一而终的节操。他们心怀匡扶之志,通过各种途径挽救东汉王朝,荀彧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在汉魏交替时期,匡扶汉室坚持忠义道德,是士大夫主流的政治品格。

再者,在东汉王朝的统治下,士族大家往往拥有极高的地位,并占有大量土地。朝代更迭,会导致新兴力量取代旧有势力,为了保住原有的地位和财产,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士族大家为了自身利益,不希望东汉王朝被取代。

在荀彧的眼里,匡扶汉室,既符合忠义仁孝的处事原则,又符合自身家族利益。

荀彧与荀顗|父子人格背离后的汉晋士人心态转变

荀彧剧照

理想终归是理想,当东汉政权已无可救药并被取代之时,士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他们心里,儒家的忠义道德趋于淡薄。汉末时期那种为了天下、国家去谋划奔走的士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为了个人和家族谋取私利。在魏晋形成的门阀制度影响下,士族的家族意识越来越强,忠君思想让位于家族利益。国家的兴废只要不损害家族利益,士人往往淡然处之,甚至借机站队,谋取私利。

荀顗的政治态度,正是魏晋交替时期士族阶层政治态度的日趋功利化一个缩影。天下局势已然明了,三国终会成为一家之天下,这一家不是曹氏,而是司马氏。

荀顗的人格固然有鄙陋的一面,但他顺应了司马氏,更顺应了时势。为了保住个人地位和家族利益,归附司马氏是必然趋势。至于荀顗对司马昭带头跪拜这种谄媚行为,则完全是出于他个人的品格。

小结:

荀氏父子的政治品格差异所表现出的人格背离,有自身品性原因,但更多是源于时局变换下士族心态的变化。由汉末到魏,又由魏到晋,士人匡扶汉室的理想破灭,忠君思想受到冲击,转而立足于现实。许多人抛弃了儒家的忠义道德,变成彻底的功利主义者。荀彧到荀顗两代人政治品格的差异,背后正是汉晋时期士族整体心态的转变。

荀彧与荀顗|父子人格背离后的汉晋士人心态转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