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四种糖有什么区别

 seamany 2020-07-20
  • 2018年5月22日 WuZhiCong

  • 来源:互联网371 17


  • 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四种糖有什么区别

    低聚果糖 Fructooligosaccharide,FOS

    又称蔗果低聚糖,是由1~3个果糖基通过β(2—1)糖苷键与蔗糖中的果糖基结合生成的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等的混合物。100克干重菊芋中约有60—70克菊粉,菊粉是通过线性的β—2,1—糖苷链连接的果聚糖,其末端为一蔗糖基。故以菊芋粉为原料用菊糖内切酶水解作用,经精制最终可得低聚果糖浆。

    低聚果糖是指2~5个果糖基为链节,以一个葡萄糖基为链的端基,以果糖基→果糖连接键为主体骨架连结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即是指1~4个果糖基以β-2,1键连接在蔗糖的D-果糖基上而形成的蔗果三糖(GF2)、蔗果四糖(GF3)、蔗果五糖(GF4)和蔗果六糖(GF5)的混合物。商品低聚果糖一般还含有少量蔗糖、果糖、葡萄糖。(参考目前正在制定中的国家标准中的定义)

    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既保持了蔗糖的纯正甜味性质,又比蔗糖甜味清爽。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促进钙的吸收,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抗龋齿等保健功能的新型甜味剂,被誉为继抗生素时代后最具潜力的新一代添加剂——促生物质;在法国被称为原生素(PPE),已在乳制品、乳酸菌饮料、固体饮料、糖果、饼干、面包、果冻、泠饮等多种食品中应用。

    低聚半乳糖

    低聚半乳糖是用乳糖作原料,在高浓度下用酵母或霉菌的β -半乳糖苷酶即乳糖酶的催化而生成的低聚糖,其主要成分为一种三糖 6-半乳糖基乳糖,β -半乳糖苷酶可催化乳糖之水解反应,在高浓度底物存在下也催化乳糖的转移反应,转移反应的产物是双糖(半乳糖基半乳糖),三糖和分子再大一些的低聚糖。

    低聚半乳糖在肠道中极难消化,是一个很好的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每日摄取 10g,一周后粪便中双歧杆菌由 108增加到 1010,而腐败细菌、拟杆菌则大为减少。其甜度为蔗糖的 20%- 40%,热稳定性良好,在酸性下很稳定,粘度接近蔗糖,有较好的保湿性,食品工业将它大量用于奶粉中,还加于乳制品,冷饮、糖果、营养口服液中。

    低聚木糖

    低聚木糖是由2-7个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功能性聚合糖。与通常人们所用的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活性。其双歧因子功能是其它聚合糖类的10-20倍。

    1、低聚木糖很难为人体消化酶所分解

    用唾液、胃液、胰液和小肠酶液进行的消化实验表明:各种消化液几乎都不能分解低聚木糖,它的能量值几乎为零,既不影响血糖浓度,也不增加血糖中胰岛素水平,并且不会形成脂肪沉积,故可在低能量食品中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那些喜爱甜品而又担心糖尿病和肥胖的人的要求,因此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和低血糖病人均可放心食用。

    2、酸、热稳定性好,难发酵,与其他低聚糖相比,低聚木糖的突出特点是稳定性非常好。即使在酸性条件下(PH=2.5-7)加热至100℃也基本不分解,而某些功能性低聚糖在酸性条件下则很容易分解,从而其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活性降低。

    3、有效摄入量少

    其他功能性低聚糖,每日摄取的有效剂量:

    低聚果糖 5.0—20.0g

    低聚半乳糖 8.0—10.0g

    大豆低聚糖 3.0—10.0g

    异麦芽低聚糖 15.0—20.0g

    低聚木糖每日摄取的有效剂量:0.7-3.0克/天

    低聚异麦芽糖

    麦芽糖是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双糖,异麦芽糖(Isomaltose)则是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α-1,6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双糖。由于分子构象不同,所以,为区别于麦芽糖而称为异麦芽糖。通常,麦芽糖容易被酵母所发酵,异麦芽糖不被酵母所发酵,异麦芽糖系非发酵性低聚糖。

    低聚异麦芽糖能有效的促进人体内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故又称为“双歧杆菌生长促进因子”,简称“双歧因子”。经多年临床与实际应用表明,双歧杆菌有许多保健功能,而作为双歧杆菌促进因子的低聚异麦芽糖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自然界中低聚异麦芽糖极少以游离状态存在,但作为支链淀粉或多糖的组成部分,在某些发酵食品如酱油、黄酒或酶法葡萄糖浆中有少量存在。

    工业上以淀粉为原料生产低聚异麦芽糖需要一种酶,此酶为α-葡萄糖苷酶,又名葡萄糖基转移酶,简称α-糖苷酶。它能切开麦芽糖和麦芽低聚糖分子结构中α-1,6糖苷键,并能将游离出来的一个葡萄糖残基转移到另一个葡萄糖分子或麦芽糖或麦芽三糖等分子中的α-1,6位上,形成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异麦芽五糖和潘糖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